过去心理学多半是关心心理与精神疾病,忽略了生命的快乐和意义,塞利格曼博士希望校正这种不平衡,帮助我们追求真实的幸福与美好的人生。 本书告诉我们,为何我们会有幸福觉?谁会有很多的幸福感?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本书包含众多的测试,帮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幸福感以及自己突出的优势,最终实现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马丁•塞利格曼
他是积极心理学之父。
他是哈佛幸福导师本•沙哈尔的导师。
他曾以最高票数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这是太史公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当我现在坐下来要为《真实的幸福》写书评时,这段话油然浮上我心头。 必须说,我要比太史公幸运。他生在孔子之后四百余年,不要说无缘得见孔子本人,就连...
评分先来书摘 1.怎么才能变得更幸福。其实,整整的幸福来源于你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它是可控的。 2.美貌跟婚姻美满生命是否完美无关,一个真诚微笑的女人就会拥有美满的婚姻、幸福的生活。 3.额,这个太长....大意就是,牙疼,你...
评分先来书摘 1.怎么才能变得更幸福。其实,整整的幸福来源于你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它是可控的。 2.美貌跟婚姻美满生命是否完美无关,一个真诚微笑的女人就会拥有美满的婚姻、幸福的生活。 3.额,这个太长....大意就是,牙疼,你...
评分今天看完了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幸福》,塞利格曼认为真实的幸福就是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美德。 这里的优势不是指天赋,而是更侧重于美德的品质,这些基本品质是古往今来全人类都认同和向往的,每个人的优势都不一样,了解自己的优势,并将它们运用到工作、婚姻和养育孩子的过...
评分0.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基石:积极情绪、积极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 1. 六项最基本的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 2. 失败后就认命,不再尝试或努力的心理状态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的人比一般人更为悲伤与焦虑。 3. 在实验中,有1/3被试者永不放弃...
熊猫书院精读
评分没有想象中的好。可能有内容多半熟悉的原因吧。seligman也不算很善于写文章的人,偏实在,不够生动
评分最后一章很有意思,是赛里格曼寻找人生终极意义的尝试,看来他比较支持历史进步论,我们就可以在社会历史中寻到到自己渺小生命中存在的终极意义。你是否支持历史进步论,并从中寻到终极意义,还是这一切只是你自己的自我欺骗和自我安慰,或许人类历史根本没有所谓进步,一切都将归于消亡,人生根本没有终极意义,你是否能忍受没有终极意义的人生呢?
评分通过“特定和普遍”,“长久和暂时”出发点看待问题的观点不错,可以达到心理暗示提倡积极的心态。
评分三星半。我一直在想幸福的程度是不是可度量的,到多少才是刚刚好,到多少又该被挽救,在一个人经历了诸多不幸之后能否通过心理建设去重塑其性格,理论方法能否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情感走向,以说理控制情感发展,不刻意嘛?能成立吗?“走夜路的人未必会走偏”,人悲观并不意味着对他人或自己怀有恶意,这并非“性格正确”,人都是以自己能够达到最舒服的状态活着,悲观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又何必强行干预。后来细想这些追问并无意义,我们不过是在追求幸福,到达就好。说回来,这本书里面很多结论都已经过时,很多实验的结果也已经被推翻,虽然我个人并不赞成“学着幸福”的说法,但还是能感知到作者的诚意,很多方法(以第11章为例)虽嫌刻意但也不妨一试吧。谁不想多条路感受幸福呢?觉得比较好的,第3、10、11章,最不喜欢的,第5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