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的乐趣》收录了费曼一生中最能代表其科学观、价值观、教育观的13篇访谈和演讲文章。通过费曼自己的话语,我们得以聆听他的童年故事、参与原子弹研制的传奇经历、对诺奖的态度、对纳米技术和未来计算机的预言,还能够体会到“找到真爱、自由自我、做一 个有趣的人”是怎样一种人生态度;而且,不止天才、不止有趣,在不羁的表象之下,费曼更是一位思想家,在他的叙述中,我们得以领略到科学的魅力、人文的愉悦、发现万物之理的乐趣。
理查德·费曼,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生于1918年,成长于纽约的法罗克维,1942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二战期间,他是推动原子弹研发的重要人物。战后,费曼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任教。1965年,他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 奖。除了是物理学家,费曼还是个作家、艺术家,擅长演奏手鼓,还能打开各类保险箱。1988年,费曼辞世。
发现的乐趣是一种好奇的求知欲。费曼的这些文章,没有全部看完。费曼仿佛是个演员,玩耍着物理,玩耍着生活。撬锁,原子弹,皮鼓,讲演,修收音机…… 可叹的是我们的天 朝 很难有这样的环境来出现一个费曼,出现这种人
评分“天籁本身以他的心裁而得意,穿起他的诗句好不欢喜”。 这是莎士比亚去世后,琼森写的一首挽联。《发现的乐趣》主人公费曼是物理学界的大牛,他的“时空方法”让世人见证了琼森的预言。费曼是一位跨学科践行者,拒绝教条主义。 如果你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费曼知识面很广,...
评分遇到了一本好书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读一本好书,可以管中窥豹伟人的生活,可以有机会聆听前辈的人生感悟,即使只言片语也无不显现出伟大的人格魅力。 关于科学 你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充满不确定的,科学不是寻找真理,而是确定可能性。我们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当中,要忍受...
评分我只是想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如果有那么一条简单的、终极的法则。它可以解释所有的东西,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话,能发现他真是再好不过了。 冯诺依曼体系: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五部分组成。 我不太懂这些东西,我之前做的是不同的工作。所以我有太多太多事情要做...
评分做摘录的时候忽然想到,作者全书一直围绕的坚持科学不确定性,和后来讨论的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如何使坚持怀疑的科学精神和宗教的形而上学共处,其实也可以延伸至平时日常相处中的很多问题。比如和人沟通。感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学术大拿好像人际交往并不在行的原因。因为...
相对比较学术一些的文章。
评分一直佩服理科学的好的人。如果他碰巧又很幽默。不自大。更是让人喜欢。里面一些专业的东西不太看得懂。但是能把科学理解到这个程度。难怪到今天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
评分“想象一下,一个火星人来地球看看,他看到的会是什么样的?”
评分看了才知道是费曼的一些访谈,比较深刻的有关于航天事故和科学的社会作用。我觉得是不错的,值得一读,很多地方我看不明白,但也觉得受益良多,包括批判性思维的新的理解,现阶段也只能这样了吧。
评分本书集中于对科学的态度,与别闹有不少重复。费曼认为教育、心理学等社会科学迷信统计,是一种伪科学/cargo cult science,批评哲学家夸夸其谈,这些判断虽然提供反思角度,但更像是偏见的产物,而非他自己吁求的求证态度。这也让人感到,脱离邦戈鼓、素描和玩笑的费曼失去了一些跨界的魅力。费曼对语言(及其代表的抽象符号/概念/规则)有深度的不信任,他从个人经验出发,对哲学和官僚中语言游戏的成分表现出明显的排斥,强调对现实的观察,即实证出科学,这种态度在曼哈顿计划和挑战者号事故的调查中起到关键作用,但作为对科学的概括显得粗糙。我觉得费曼的经历让他高估了理性的主导地位,低估了人类之间其他联结的作用,他能够理解宗教对人的感化作用(与神同在&与世间万物相连),却没看到科学探险精神和宗教伦理有同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