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丛谈

江湖丛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连阔如著
出品人:
页数:432
译者:
出版时间:2010-8
价格: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0751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
  • 历史
  • 社会
  • 连阔如
  • 江湖丛谈
  • 江湖
  • 中国
  • 民俗
  • 江湖
  • 琐谈
  • 历史
  • 趣闻
  • 社会
  • 民间
  • 人物
  • 文化
  • 智慧
  • 哲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江湖丛谈》为连阔如先生遗著,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以大量的篇幅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影响深远。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以云游客笔名在北平《时言报》连载书稿内容,1936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中华书局此次增订再版,请李滨声先生绘制彩色插图50余幅,补充了“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原书未及的几节文字,并选配多幅珍贵人物照片和历史资料照片。

1. 内容具有独占性:奇人写奇书——一代评书大师呕心沥血撰写的一部奇书。被誉为“空前绝后”的一本书。揭露江湖内幕,防止受骗上当。书中的所有故事趣味性强,通俗易懂。

2. 增补内容,适合典藏。与其他版本相比:

增补“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几节文字;

著名民俗画家李滨声绘制彩色插图50余幅;

选配作者照片、自传、日记、本书1936年初版封面等多幅珍贵历史图片。

3. 大家名家,联袂推荐。冯骥才热情褒扬、王蒙亲自撰写推荐语、苏叔阳作序。

王蒙说:

连阔如,是我小时候常常把耳朵贴着话匣子听的评书的播演者。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的社会意识和民主意识,他对于一些胡说八道会出面驳斥。他经营一个广告社。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应该算是个“有机艺人”,经风被雨,与“速成明星”大异其趣。果然,太有机了,解放后五七年他倒了霉。幸亏有他的闺女,受过很好的教育的连丽如继承了他的事业。他的《江湖丛谈》为我们打开了陈旧中国的一个全新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苏叔阳说:

要写这样的书,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第一,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熟悉江湖内幕和行话以及一切行规。

第二,会写一手漂亮文章。所谓漂亮不是今日满篇舶来语、通篇新式名词,外加倒装句。而是通顺、通俗、生动有趣,且极具韵味,让人一看便明白这“江湖”所处时代的特色,了然当时北平报纸连载文章的风格。

第三,有拯人济世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鞭挞假恶丑,有勇气、有肝胆、有侠义之风。

这三点,除第三条之外,一、二两项今人都无法达到。自然的伟力将这本书推到上世纪30年代北平、天津江湖行当及报纸文风活化石的地位上。能写这书的人,没了,没啦!

连阔如先生以一位评书艺人的身份,写出这样一本可以让后人饶有兴味地知道往事的奇书,本身就是奇迹。奇人、奇书值得我们好好地读一读。

4. 娱乐圈演艺界的必读书、枕边书。

5. 整理者是评书艺术家,知名度高,影响力大。

作者简介

连阔如(1903—1971),著名评书艺术家、曲艺活动家。北京人,满族,原名毕连寿。1927年开始说书生涯。他虚心好学,记忆力强,刻苦钻研,创立了自己独到的表演风格,人们称赞他“见识实在,胜人一筹”。20世纪30年代末,他在北京的商业电台连续播讲《东汉》,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之誉。此外,他还在电台连播《三国》、《水浒》、《西汉》、《隋唐》、《明英烈》等评书,诸书书情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灵动。他说书时台风潇洒,神完气足,语重声宏,口齿清晰。尤其是三大书目《东汉》、《三国》、《水浒》,经过他认真揣摩,反复加工,成为连派评书扛鼎之作。《东汉》的打功、《三国》的评讲、《水浒》的民俗,被公认为连派评书的经典标志。

连丽如,1942年出生,著名评书艺术家,连阔如之女。继承和发展连派评书艺术,曾在电视台、电台录制播出十几部长篇评书,被广电部评为“优秀演播艺术家”。曾四次出访新加坡,两次出访马来西亚,传播评书艺术。2002年出访美国,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处做讲座及示范表演,并荣获“史密斯国际年会表演奖”。主持播讲大型电视艺术片《听书、看戏、话三国》,录制出版评书音像制品《东汉演义》、《三国演义》、《大隋唐》、《红楼梦》、《康熙私访》、《雍正剑侠图》、《鹿鼎记》等,口述并整理出版《东汉演义》、《评书三国演义》、《雍正剑侠图》、《康熙私访》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江湖规矩
第二章 算卦相面
第三章 挑方卖药
第四章 杂技戏法
第五章 保镖卖艺
第六章 评书流派
第七章 相声口技
第八章 坑蒙拐骗
第九章 大鼓竹板
附 录 小绺门、风门、雁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书写的真是不错。让人想到现在的社会,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一一对应,其实里面的道理是共通的,社会变了,人性不变。只是说现在可能耍尖的人多了,使腥的人少了。 我们马农门,其实也有江湖,一般有掌活的,调侃叫售前,或者有的叫产品经理什么的, 这些人出去,卖个神仙口儿,...  

评分

有人处自有江湖,年轻人爱闯江湖,总得先知道江湖的规矩,而连先生的这本奇书,不仅道尽江湖种种奇闻密谈,更是将人情冷暖,世间百态诉诸笔端。 可以说,他的江湖,与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本质上没有区别。即便是百年后再看这本书,世道变迁,人情依然。与其说是混江湖...  

评分

才看完的,讲三十年代的江湖暗语、江湖花招和江湖人物,各个行当都有,看相的卖药的,卖艺的,说书的,小偷人贩子,写的很清楚也非常好玩。其中一些花招现在也还在用吧。 文笔很好,真是想不到出自说书人之手。  

评分

连阔如是评书艺术大家,曾有句话在评书爱好者中流传: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 连阔如写过本书叫《 江湖丛谈 》,是本老书,1936年首次出版。1995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征得连先生的女儿连丽如同意再版。整整十年后又出了增订版,多了李滨声先生的近六十幅插图。转眼五...  

评分

有人处自有江湖,年轻人爱闯江湖,总得先知道江湖的规矩,而连先生的这本奇书,不仅道尽江湖种种奇闻密谈,更是将人情冷暖,世间百态诉诸笔端。 可以说,他的江湖,与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本质上没有区别。即便是百年后再看这本书,世道变迁,人情依然。与其说是混江湖...  

用户评价

评分

底層人民的悲歡。走穴原來一開始就不是好話··

评分

真是写小说必备的工具书,涉及江湖各行业的门道儿、行规。由于是口述整理而来的,行文有些啰嗦。比如讲各行当“圆沾子”的时候,套路往往差不多,但书中不厌其烦地全都详细写一通,对读者而言就是无用信息了。但是资料太难得了,瑕不掩瑜。

评分

平装本已然被我折坏了。。入此本补仓。。中华书局的精装书越做越粗糙,尤其书背布、堵头布。。又PS,腰封这种东西就算不能锦上添花,您也别沦落到佛头增秽啊。。

评分

满篇的江湖术语看着头疼,能不能出个适合我这种弱智儿童阅读的版本?

评分

讀的是舊版,這新版也太貴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