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谦慎书法论文选

白谦慎书法论文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荣宝斋出版社
作者:白谦慎
出品人:
页数:309
译者:
出版时间:2010-6
价格:58.00元
装帧:32开平
isbn号码:9787500311874
丛书系列:当代书法理论文集系列
图书标签:
  • 书法
  • 白谦慎
  • 艺术史
  • 艺术
  • 書法
  • 艺术理论
  • 海外中国研究
  • 藝術
  • 书法
  • 艺术
  • 论文集
  • 中国书法
  • 书学研究
  • 碑帖研究
  • 书法史
  • 书法家
  • 学术著作
  • 白谦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入了书法史学者白谦慎发表于不同时期的论文20篇,其中包括他在30年前撰写的那篇至今仍为书学界经常援引的处女作《也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和倍受书画鉴定界前辈赞赏的《八大山人花押“十有三月”考释》,以及最近才译成中文的《17世纪中国艺术中的疾病、残疾与畸形》等。内容涉及书法美学、书法史、书家研究、20世纪书法、海外书法研究,全面地展示了他的学术关怀和理论视野。

作者简介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今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

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年),《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兰亭论集》(与华人德合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目录信息

日常生活中的书法:以傅山为例
一、建立文化声望:傅山在晚明的生活
二、维持生计的努力:傅山和戴廷拭
三、日常生活中的书法:傅山书法的不同用途
四、傅山的交往圈
(一)明清政府官员
(二)山西文人
(三)外省文人
(四)僧侣
(五)侠名的地方士绅和商人
五、应酬的策略
(一)选择书写内容
(二)书法中的序与款
(三)上款与印章的功用
(四)选择字体
(五)代笔人
(六)拖延
(七)抱怨
(八)保存精品
六、应酬和社会精英之间的互动
七、结论
八大山人花押“十有三月”考释
对联杂议
17世纪中国艺术中的疾病、残疾与畸形
引言
关于身体问题的抱怨
疾病、悔恨与身份危机
陈述身体问题的其他因素
残疾和畸形的艺术
结语
1886年吴大潋在吉林的文化艺术活动
吴大潋在吉林的主要活动简介
一些统计数字
册页
书法
学术著作
存世吴大潋在吉时期作品举例
题铜柱铭
龙虎石刻
为尧山都护书篆书联
篆书《论语》
题全形拓
《字说》和《惫斋集古录》
《海上三神山图》
《长白积雪图》
余论:晚清士大夫的业余时间支配和知识结构的问题
吴大潋和篆刻
一、吴大潋的早期篆刻活动
二、从友朋之间的信札看吴大潋的古玺印收藏活动
三、吴大潋和古玺印收藏家的交往
吴云
陈介祺
王懿荣
四、吴大潋的印学研究
五、吴大潋和当代篆刻家的交往
翁大年(1811-1891)
赵之谦(1829-1884)
吴昌硕(1844-1927)
黄士陵(1849-1908)
尹伯困(生卒年不详)
胡义赞(1831年生,约卒于1904年前后)
王石经(1833-1918)
陈佩纲(生卒年不详)
六、结语
20世纪的考古发现与书法创作
一、清代的碑学和“二王以外有书”的思想
二、甲骨文的发现和书法创作
三、简牍的发现和书法
四、敦煌遗书和其他出土文物与书法
五、考古资料在现代书艺中的运用
结语
在现代书法的大纛下
20世纪文字山水画刍议
沈尹默与张充和
丁衍庸先生篆刻刍议
险峭而婉秀:欧体楷书与江兆申先生书法参照系的关系刍议
关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书法研究的一些思考
一、美学热和文化热下的中国书法研究
二、书法史研究
三、挑战
书法研究方法刍议
关于当代书法史写作的札记
一、治当代书法史之难
二、治当代书法史应注意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现象
三、一些体制的因素
四、当代书法研究中采用计量分析的问题
五、地域书风
六、艺术风格取舍的问题
七、当代书法史有关资料的收集和保存问题
八、加强个案研究
九、介绍林丽娥的著作(《大陆“文革”后二十年书法艺术活动之研究(1977年至1997年)》
十、当代中国书法史可以包括港澳台和海外中国书法的创作和研究
关于当代文字环境及其相关的艺术史写作的思考
也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美国的中国书法收藏和研究
美国的中国书法收藏家
向美国民众介绍中国书法
学术研究和博物馆收藏
中国篆刻在西方
学术规范与体制
一、从退稿说起
二、学术出版物的等级和声誉
三、引文与注解
四、书评
五、以学术与学者为中心的学术会议
六、博物馆与学术界
七、基金会
八、学术组织
九、结束语
附:“兰亭会议”与学术规范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汪世清先生带我去读书 □ 白谦慎 每年暑假到国家图书馆看书,都会想起汪世清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一次到北京图书馆(1998年更名为国图)看善本书,就是汪先生带我去的。那时看书和今天颇有些不同:古籍善本的缩微胶卷不如现在多,我需要看的清初文集大多需要...

评分

汪世清先生带我去读书 □ 白谦慎 每年暑假到国家图书馆看书,都会想起汪世清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一次到北京图书馆(1998年更名为国图)看善本书,就是汪先生带我去的。那时看书和今天颇有些不同:古籍善本的缩微胶卷不如现在多,我需要看的清初文集大多需要...

评分

汪世清先生带我去读书 □ 白谦慎 每年暑假到国家图书馆看书,都会想起汪世清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一次到北京图书馆(1998年更名为国图)看善本书,就是汪先生带我去的。那时看书和今天颇有些不同:古籍善本的缩微胶卷不如现在多,我需要看的清初文集大多需要...

评分

汪世清先生带我去读书 □ 白谦慎 每年暑假到国家图书馆看书,都会想起汪世清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一次到北京图书馆(1998年更名为国图)看善本书,就是汪先生带我去的。那时看书和今天颇有些不同:古籍善本的缩微胶卷不如现在多,我需要看的清初文集大多需要...

评分

汪世清先生带我去读书 □ 白谦慎 每年暑假到国家图书馆看书,都会想起汪世清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一次到北京图书馆(1998年更名为国图)看善本书,就是汪先生带我去的。那时看书和今天颇有些不同:古籍善本的缩微胶卷不如现在多,我需要看的清初文集大多需要...

用户评价

评分

白谦慎先生的视野很好。行文口气很舒服。这样的先生多一点吧,造福俺等爱好者。

评分

看书法论文选,附带过了一把武侠小说瘾,第193页有这么一句话:“丁衍庸先生用刀,吸收了吴昌硕刀法厚重浑朴的一面,这就使其刀法在流动中多了几分沉着,厚重中又有华滋。”

评分

部分文章内容重叠,在书中看到许多不易获得的资料和需要思考的问题

评分

白老师~

评分

以傅山为例谈论日常生活中的书法,论中国艺术中的疾病及吴大澂艺术活动、篆刻等几篇极为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