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這本《馬剋思傳》是研究馬剋思生平及其思想觀點的重要钜著,為馬派大將考拉科斯基(L Kolakowski)及科恩(G. A. Cohen)所推崇。作者說這是一本馬剋思的「精神傳記」,特彆把著述的重點擺在形成馬剋思主義核心的那些思想和觀念。在馬氏一生所著不是像黑格爾那樣很有係統性的思想論述裏,經由柏林這本書的串連,對馬剋思本人及其思想學說將可得到初步的全麵性理解。
.序
.第 1 章 導言
.第 2 章 童年和青少年
.第 3 章 精神哲學
.第 4 章 青年黑格爾派
.第 5 章 巴黎
.第 6 章 曆史唯物論
.第 7 章 1848 年
.第 8 章 流亡倫敦:第一階段
.第 9 章 第一國際
.第 10 章 「紅色恐怖博士」
.第 11 章 最後歲月
【附錄】參考閱讀書目
柏林是牛津大學萬靈學院的研究員,不列巔科學院院長。他的其他著作有:《啓濛時代》(The Age of Enlightement),《自由四論》(Four Essays of Liberty),《維科和赫爾德》(Vico and Herder)和《俄國思想傢》(Russian Thinkers)。柏林的這本書齣色地描述瞭《資本論》作者的一生和學說,長久以來一直被確定為經典之作,對傳統的馬剋思作瞭透徹的全麵性介紹──介紹瞭人們過去所理解的馬剋思的個性稟賦和思想觀念,人們正是以他的名義並在他的思想指引下,發動瞭改變世界的革命。柏林為本書此次新版寫瞭新的序言,內容作瞭全麵修訂,並增加瞭一部份新的段落。卡弗提供瞭一份全新的參考閱讀書目。
英文原著下載地址為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627438.html
“伯林的马克思”or“生成态的马克思”? 伯林为马克思所做的这幅画像超越了妖魔化和偶像化的两极对立,把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放到它的生成环境(政治的、社会的以及更重要的思想的)中去,“将其放到西方及西方以外智识和政治发展的多元化和不稳定的潮流中来对待”(英文版p.26...
評分因此,想要找到马克思提出的某个学说的直接来源,是件相对简单的事,为数众多的批评家都急不可待地去做过。很可能的是,他所有观点的起源,无一不是可以在此前的或同时代的作家那里找得到的。因此,建立在废除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集体所有制理论,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也许在过去...
評分我自己翻译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_^ 事物和行为都是其所是,而它们的结果将是它们所应是: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寻求被欺骗? ——巴特勒主教 在十九世纪,没有哪个思想家像卡尔·马克思那样,对人类有如此直...
評分 評分2013年,我用一本唐德里罗的《名字》交换了一本台版,以赛亚伯林的《马克思传》,台湾的书友名字叫维多利亚。 整体来说,这本书表达了一个侧面观察的思路。 伯林说,原来整个书的内容是现在这本书的两倍,有很多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的讨论,后来,被home大学的编辑们说服...
大一的時候讀的吧 我都有點佩服自己 怎麼讀完的
评分大一的時候讀的吧 我都有點佩服自己 怎麼讀完的
评分不得不說伯林的文字有著特殊非凡的魅力,這也許屬於那個時代特殊的印跡。摘錄一句書中評價馬剋思的話”革命傢中很少有幾個在他們的早年生活中沒有收到挫摺或迫害,馬剋思是其中之一。結果,盡管也有著格外的敏感,自尊自大,咄咄逼人且傲慢,我們所麵對的仍是一個在四十年的貧病交加和不停頓的戰鬥中不屈不撓、積極嚮上和充滿自信的形象。“”
评分讀完。今日的筆記: 1.馬剋思認為巴黎公社有政治上的錯誤,無産階級不夠激進,同時極大肯定瞭巴黎公社壯烈的嘗試,是無産階級的英雄式的悲劇。這一觀點使第一國際越加分裂,甚至解體,由於第一國際裏不少派彆認為巴黎公社是恐怖活動。英國工會由此和自由黨靠攏,從第一國際分裂齣來,建立形形式式的工黨組織,正式的英國工黨於1900年成立。 2.第二國際1889年成立,和馬剋思主導的第一國際大不相同,其性質溫和中庸,偏嚮議會政治,其信念是資本主義社會可以和平地逐漸演變成適度的社會主義社會。 3.暮年的馬剋思受俄國追隨者的熱情感染,重新思考農奴製俄國建立共産主義的可能性,但同時限定,西歐繼續發展的資本主義會是極大的阻力。
评分對初入門者並不友好,不過柏林的確寫的很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