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丁,英國女作傢,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傑齣的現實主義大師,被譽為“道德教育傢”。齣生於英格蘭漢普郡的斯蒂文頓村,父親是教區的主管牧師。在父兄的熏陶下,奧斯丁從小就閱讀瞭大量的文學作品。她16歲時開始寫作,是第一個通過描繪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使小說具有鮮明現代性質的小說傢。奧斯丁一生中共創作瞭6部長篇小說:《理智與情感》(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愛瑪》(1815)、《諾桑覺修道院》和《勸服》(後兩部齣版於她去世後的1818年),小說內容多是刻畫當時英國鄉村的風俗民情、社交和男女戀情等。她的創作開啓瞭19世紀30年代的現實主義小說高潮,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啓下的意義。
《勸導(經典插圖本)》是作者最後一部小說,塑造瞭一位其筆下最為高尚的人物。 韶光正從安妮的身上消逝,風華正茂的時候,因為接受瞭他人的“勸導”,她終與意中人溫特沃斯上校分道揚鑣。雖青春不在,又備受虛榮的父親和姐姐的冷漠,但她的高貴仁慈卻使她成為親朋中最受歡迎的人。兩人分手八年後再次相遇,上校不能冰釋怨恨,違心追求他人;而安妮也險些接受僞君子堂兄的求婚。在因為傢族事務而引發的一係列交往中,上校進一步發現安妮的無私與堅貞無人能比,而安妮也在一次次自我勸導中找迴瞭愛的勇氣。他們發現,重新團聚比第一次相愛更為幸福,於是,經受瞭考驗的他們不再若即若離,開始盡情地迴憶並錶白。20幅原版插圖生動再現經典場景。
我的好几个朋友都不喜欢《劝导》。他们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小说。在他们看来,安妮没有个性,只会默默地隐忍,他们更喜欢活泼大方的伊丽莎白。 我想,《劝导》之所以对我来说非同一般,是因为安妮走进了我的内心。我被这个寂寞的小女子所打动。安妮是奥斯丁所有的女主人...
評分今天我收到了新订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婆)化名Mary Westmacott的非侦探作品集。第一篇叫Absent in the Spring。不知道如何翻译,春日离意?还是春日迟迟?翻开来读了几行,便仿佛挂上ipod,任一道类乎奥黛丽.赫本的柔暖女声轻抚耳膜,静静为我念 书,不是别的,正是简.奥斯丁...
評分这是简最为伤感的作品。 早年那个轻松欢快的丽萃终于变成了隐忍沉静的安妮,姑娘还是那个姑娘,就是老了。雅致的嘲讽依旧,但那已非小女孩的玩笑而是沧桑过后对人世的批判。我看到的是简的宿命和无奈,那个可爱的温特沃斯何尝不是达西的化身,那是简给自己的又一个安慰,同时又...
評分一晃八年多过去,曾经相爱却分手的人再次相逢,会上演怎样的一幕? 八年前,她是生长在优渥环境中的贵族小姐,他只是一个看起来没什么前途的青年海军,她听从父亲和教母的劝导,离开了他;八年里,她一直恪守心底对他的浓浓爱意,拒绝了能带给自己下半生安定生活的其他人;八...
評分依旧是奥斯汀的作品,《劝导》要比《爱玛》薄一半,却比《爱玛》紧凑得多、动人得多。果断抛弃纪录片风格的全对白式写作法,奥斯汀以传统的旁观者的身份讲故事,很快打动了我的心。 这是一个简单却讨巧的故事,凯利奇庄园的沃尔特.埃利奥特公爵有三个女儿,伊丽莎白、安妮和玛...
個套書的質感很好,值得收一套。
评分好喜歡……情節人物設計和文筆都已經非常好,觀念反而現實瞭許多,所以失去瞭些以前作品那樣天真的美感。但我一直佩服奧斯汀的是無論她身處什麼樣的環境,她對待自己的小說人物一定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消解瞭許多女性作傢經常會有的由於形態壓抑産生的偏見。
评分不愛讀小說的我,卻因為《政治哲學》的推薦,而對這位《傲慢與偏見》作者的臨終著作而感興趣,據說本書寥寥十幾頁就能教給我們關於解決衝突的敏銳判斷力……
评分譯文有點乾巴,或許原文也不甚有趣吧。路易莎跳傷以及某些情節簡直是為瞭男女主角能在一起硬湊的。那個年代階級觀念的根深蒂固和流動,男女青年交往的模式,和大傢族間的人情世故是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评分翻譯的方式並不符閤俺的閱讀習慣。人物塑造方麵,這本書裏麵令人討厭的人還真是紮堆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