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与秩序

混沌与秩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里德里希·克拉默,1923年生,1950年起任海德堡大学讲师,1959年任达姆施塔特大学有机化学教授,1962~1991年任马克斯·普朗克实验医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任不伦瑞克大学和格丁根大学名誉教授,著有《美的自然——美的形式动力学》、《沿山脊前行——艺术的混沌和时间的秩序》等16部著作。

出版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克拉默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柯志阳
出版时间:2010-8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849847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开放人文
图书标签:
  • 科普 
  • 混沌 
  • 生物 
  • 科学哲学 
  • 复杂性系统 
  • 哲学 
  • 系统科学 
  • 生命复杂性系统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最近在生命科学中取得的进展,已经在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方面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对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和自组织的深入研究,已被纳入科学视界。因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著称的克拉默教授,以其独特的洞见致力于展现一幅整体图景,回答长期以来一直强烈吸引着人类的重大问题——生命是什么。

克拉默教授探究了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和突变论等自组织理论,剖析了生命结构的有序与混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物种进化和进化主义,树与闪电的相似形态,三体问题,天体结构,分形艺术,大爆炸,衰老与死亡,由此建立了事物的根本复杂性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本书每一章皆以一段哲理性对话开篇,以一首抒情诗作结,旨在以这种别出心裁的结构,架起沟通科学技术与哲学人文“两种文化”的桥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最初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偶然情况很多很多,或许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件小事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心理史学能达到《基地》中那种程度么?我觉得在人类能够理解、控制胚胎...  

评分

忽然对小说感到厌烦了,不知怎么想起了科普 去图书馆里逛,看了看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我一直对这个译名怀有莫名的不认同),又翻了两本民科的大作,然后便看到了这本书。 我看书一直是先规规矩矩看译序、前言的,发现译者自己说并不太了解原作者,鄙视一把,克拉默这么鼎...  

评分

上帝向人类不仅提供了一个关于世界的解释,而且给予世界一个意义。然而,意义问题因此被科学的问题和解释排出在外。 只有理想化过程才是线性的。实在是非线性,它弹开,它滑移,它偏离。它不正常。 没有混沌,就不会有任何新事物产生。一切新的重要的事物都是非线性的。 美就...  

评分

地球生命的产生从来不需要什么外星种子,不需要上帝。。它就是自发的产生的!复杂的混沌也会产生模式,产生秩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至少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一本有关分子生物学、耗散结构、超循环理论、分形和混沌等理论的科学书籍,也可以算作一本探讨自然世界一般问题和全景的哲学书籍。之所以这本书能具有双重属性的特点,并最终取得这样的成果,源自于作者的两个想法,其中一个是洞察,一个是使命。洞察是指作者认识到了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正如没有牛顿的科学发现,就没有康德哲学的诞生,即使真的还有康德哲学,也不会是今天可以看到的样子,至少不会含有牛顿的味道。而使命是指作者同样观察到,科学进步推动哲学发展是需要一个条件的,即哲学家要能够驾驭得了科学本身的复杂性,能够理解科学理论本身,否则在无法再具体的科学理论中找到哲学的一般性,而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理论越来越复杂,能跟上理论发展的哲学家基本(后文见书评正文)

评分

卧槽这书太牛逼了。后面渐渐涉及到一般人不太了解或者深入思考的(学术)领域,读起来有些费劲。每章开头的小故事挺有劲的但是需要有些基础读起来会比较顺。对于科学、社会、人性、神性、道德的观点挺客观的。值得过一段时间再去重读的好书。另外封面好丑。

评分

很对自己胃口的一本书,虽然自己的观点也很相似,但若真要写出来,却是没有作者的纵横捭阖了。蓦然发现现在的生物学家,都是横跨物理学、化学、数序、计算机和哲学等多学科的大家。

评分

最深刻的思考总属于外国人。。。。。大赞

评分

开阔眼界,改变视界。 “凡是有两条裤子的人,都应该卖掉一条来买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