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上的中国

斑马线上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邓子滨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83111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法律
  • 社会
  • 中国
  • 社会学
  • 邓子滨
  • 法治十年观察
  • 文化
  • 中国社会变迁
  • 城市生活
  • 交通文化
  • 斑马线
  • 城市记忆
  • 现代生活
  • 社会观察
  • 日常生活
  • 城市精神
  • 公共空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测谎仪到摄像头,从安检到城管,从公捕公判到因言获罪,法治十年观察,备感路程艰辛。法治是一种许诺,“走在斑马线上是安全的”。可是,若不能真诚落实法治,斑马线将成为死亡线,死因则是对制度的信赖。这是国家和国民最不能承受的。在本书冷静而富有感情的文字里,相信读者自会发现,法 治还在艰难前行,法律人一直在为法治的启蒙而呐喊。

——————————

简约的文笔,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触,辩证的逻辑,邓子滨教授《斑马线上的中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当下中国“为权利而斗争”的壮丽图景。

——陈兴良 北京大学教授

闪耀的洞察力和直觉散布在单调乏味的案例里,你习以为常的定见会突然之间彻底崩塌。等回过味来,我们发现他的分析显而易见又完全新鲜。作者有着似乎与生俱来的“法感觉”,这种禀赋在法律人中也殊为难得。总之,这是一本很带感的书。

——郭光东 《博客天下》、《人物》出版人

一种健全法律思维的展现。

——贺卫方 北京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邓子滨,生于1966年,籍贯山东陵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目录信息

目录
代序:斑马线上的中国
第一辑国家警察与个人
1.测谎:对精神的刑讯逼供
2.汽车:安全带的自由
3.二奶:不道德者的权利
4.国家:应当对国民的道德生活保持中立
5.禁烟:调低目标才有共识
6.夭:个性车牌及电动自行车
7.殇:决不能出第二个孙志刚
8.存在:不以身份证为前提
9.冤案:昭雪的制度空间
10.捡到一分钱:构建法治之下的警察权
11.镜头对准谁:从录像执法到执法录像
12.警察的手枪:转轮热议
13.警察的子弹:应当诚实
14.假发和法袍:不能确保正义
15.推诿与迷恋:“两非入刑”
16.保险与历险:“帅英骗保”
17.假设与选择:该不该击落被劫持的飞机
第二辑保卫家园
18.保卫家园之一:不能以法律的名义攻破权利的最后堡垒
19.保卫家园之二:和谐社区靠谈不靠打
20.保卫家园之三:物业毁在“管理”二字上
21.城管之一:全副武装的秩序
22.城管之二:公正必须看得见
23.惊悚:钟南山的收容观
24.物议:喜欢淘汰别人
25.救死:杀人自残者的救治问题
26.扶伤:该不该给坏人治病
27.罪与罚:老汉被判种树
28.悲与凉:要求返回监狱
29.勿求完胜:以司法理性对待悔罪
30.电瓶车:能否运营与号牌何干
31.火车:提速是全社会努力的结果
32.民间反扒:说到底是一个法律问题
33.网络空间:给脆弱人性一个避风港
34.特别费案:一场政治的法律游戏
35.学会妥协:为犯罪架起后退的金桥
36.拆迁:不宜投票解决
37.民主:痛恨不正当的秘密
38.设计:经济人的机智与法律人的忧虑
39.安检:不应遵行秘密法
40.矿难:不停地为生命的至高价值呐喊
41.反家暴:知其不可而为之
42.打老婆:殴妻也是一种文化
43.视差:《东京审判》的遗憾
44.色差:《色·戒》的诉讼
第三辑
45.许霆风波之一:ATM机不是金融机构
46.许霆风波之二:定罪量刑的几个关键
47.好事风波之一:生命价值不因做了坏事而贬损
48.好事风波之二:扭送致人死亡案
49.好事风波之三:法律的精髓不是鼓励善而是禁止恶
50.清空监狱:六十国庆宜行特赦
51.飙车:不是交通
52.公检法:理当国家垄断
53.贪贿起刑点:维持现状为好
54.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跨越
55.刑法修订之一:应当立意高远
56.刑法修订之二:肯定与期待
57.因言获罪:法治肌体上的痈疽
58.公捕公判:无助于长治久安
59.律师之一:一种寻求正义的方式
60.律师之二:不要怕律师帮了坏人
61.律师之三:为什么必须要有律师
62.律师之四:检控机关应当容忍强大的律师对手
63.死刑之一:民工讨薪杀人案
64.死刑之二:见证死囚上路
65.死刑之三:关于死刑我们还能说什么
66.死刑之四:我缘何厌恶死刑
67.父与子:孩子的教育,我们的未来
68.吾儿十八寄语
代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1、大街上布满摄像头是否征得了公民的同意?何处有摄像头是否应告知公民?谁来监督躲在摄像头后面的执法部门?执法部门是否会选择性执法? 2、法律只禁止恶,不鼓励善。 3、讯问时律师在场是否有制度上的可行性? 4、是否有证据证明不禁枪的国家枪击案件的比例比禁枪国家枪...  

评分

张伟/文 邓子滨先生撰写的《斑马线上的中国》,为其十年法律评论文章的合集。从中读者不但能看出作者一以贯之的法治思维,也可以明显感知到文笔的渐趋老辣。 从某种程度上说,本书可以作为书写法律评论的教科书:用语温和、说理透彻,言简意赅的形式也极其符合报纸的版面要求...  

评分

案头正放着两本书,一本是贺卫方先生于1998年出版的《司法的理念与制度》,里面收录了著名的《复转军人进法院》等“司法琐话”十九则;另一本即是本文所要评介的,邓子滨先生的新著《斑马线上的中国》。将两本书放在一起讨论的原因,倒不是两书有任何论题上的共性,而是在使命...  

评分

本书从测谎仪到死刑,从司法制度到司法内部。可以说是将近几年社会法治热点一网打尽,让读者不禁嗟叹:痛快痛快! 邓老师主业研究刑法,对死刑有着极深的见解,鄙人同样深恶痛绝死刑。鄙人对于死刑的看法可以饮用邓老师译的《法律之门》中一句话概括:“死刑,是这个社会把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悲观也不乐观,不极端也不冲动……

评分

内容比较松散,还算合格的普法读本,最打动人的其实是后记。

评分

法律的精髓不是鼓励善而是禁止恶

评分

“国家应当对国民的道德生活保持中立。”“法律的精髓不是鼓励善而是禁止恶。”……或许是我开始专业了,这类普法类的文章难以深入,有时也不免错误,收获有限,不过就凭上面这两句就可以看出邓子滨先生的功底了~最后一篇由老婆写的代跋《共同度过》,才是全书不得不读的部分啊!伉俪情深,共同度过,可敬可爱~PS.让老婆写序或者跋真是有爱啊!!

评分

没有政法笔记写的精炼专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