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州县诉讼中的审断问题

晚清州县诉讼中的审断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里赞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2
价格:24.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18036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律史
  • 历史
  • 近代史
  • 法律
  • 里赞
  • 清史
  • 法律史与法律文化
  • 中国法律史
  • 晚清
  • 州县
  • 诉讼
  • 审断
  • 法律
  • 司法
  • 中国历史
  • 清代
  • 地方治理
  • 司法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晚清州县诉讼中的审断问题:侧重四川南部县的实践》是以滋贺秀三、寺田浩明与黄宗智在清代州县审断依据问题上的争论作为切入点,依托几乎未被系统使用过的四川省南部县全清档案,研究晚清州县的审断问题的学术著作。全书以当时的中国而非现代西方为中心和主要研究视角,力图回到晚清州县审断的历史情境中去思考相关的问题。作者通过系统理论,查证有据的分析研究,创造性地得出州县审断是政务而非司法、州县审断的依据是多元一体、州县审断充满了灵活性等一系列开拓性结论,为对晚清时期法律史方面研究做出卓越贡献。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章 问题:州县审断的研究与争论
第一节 既存研究与论争 第二节 考察视角与研究取向
第二章 背景:州县的职掌与审断规则
第一节 清代的州县 第二节 州县的职掌:靡所不综首在狱讼 第三节 审断的规则
第三章 实践:晚清四川的州县审断
第一节 重情与细故 第二节 告则理 第三节 理不一定准(审) 第四节 审不一定断 第五节 断不一定依律
第四章 反思:州县审断的依据
第一节 民间诉求:诉讼未必因律而起 第二节 审断灵活(上):在批词上的表现 第三节 审断灵活(下):在判词上的表现 第四节 多元一体:律例和情理的统一
第五章 角色:超越司法的思考
第一节 全权的父母官 第二节 州县的出身与知识背景 第三节 律例的特征与成文法的意义 第四节 制度基础:财政与人事的观察
结论
余论 晚清州县审断中的“社会”:越位抑或缺位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时觉得作者在研究传统社会,读完才发觉已经是中国“近代”。该书缺憾在于重复的话实在太多了!里赞对诉词、判词的探讨可以与刘昕杰的书相互比照一下。另外,我老师曾说文章立意关怀,最好不要是回应所谓”滋贺—黄宗智“之争,而此书作者却意在回应学界争论,结果容易在既有范式中打补丁。余英时回应别人批评他掉进韦伯圈套时,就认为自己研究不是为了回应韦伯、证明他的理论——毕竟社科只是自己分析史实的工具之一,理清史料史实才是本位。

评分

作者从当地的档案出发,通过其引出清末州县长官的选拔,职能,任职目的,来厘清很多概念上的问题,为清末所谓法律与现代司法【即西方法典】做了一个很好的区分,其行文也较好理解。从维稳这一角度而言,这的确是最佳的选择。唯一感到些许遗憾的,就是作者对“重情”这一类型的案件分析较少,或许也是档案不足之缘故。

评分

州县官的审断,更偏乎于一种政务行为,而非所谓的司法裁决~

评分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好久。对我而言,这是一本杂书。我很想知道在尚不久远的过去,社会如何对待人与人之间的纠纷。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对我的口味,但其叙述方式我认为还可以改进。当然这是学术著作不是大众通俗故事。 晚清时期,州县父母官如何对待百姓诉讼?告则理,理不一定准(审),审不一定断,断不一定依律。在此过程中,天理、人情、国法是三位一体的。

评分

读时觉得作者在研究传统社会,读完才发觉已经是中国“近代”。该书缺憾在于重复的话实在太多了!里赞对诉词、判词的探讨可以与刘昕杰的书相互比照一下。另外,我老师曾说文章立意关怀,最好不要是回应所谓”滋贺—黄宗智“之争,而此书作者却意在回应学界争论,结果容易在既有范式中打补丁。余英时回应别人批评他掉进韦伯圈套时,就认为自己研究不是为了回应韦伯、证明他的理论——毕竟社科只是自己分析史实的工具之一,理清史料史实才是本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