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道与治道

政道与治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牟宗三
出品人:
页数:24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4
价格:3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6325514
丛书系列:牟宗三文集
图书标签:
  • 牟宗三
  • 新儒家
  • 政道与治道
  • 政治
  • 哲学
  • 新外王三书
  • 儒学
  • 人文
  • 政治哲学
  • 政治思想
  • 治国理政
  • 道家
  • 法家
  • 儒家
  • 政治制度
  • 权力
  • 治理
  • 中国传统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政道与治道》集文十篇,编为十章,此书的中心问题有二:“一为政道与治道之问题,而主要论点则在政道如何转出;二为事功之问题,用古语言之,即为如何开出外王之问题。”在作者看来,“此两问题成为中国文化生命中之症结,相连而生,故亦相随而解”。《政道与治道》与《历史哲学》一经一纬、不可分割,反复读之,必有所获。

牟宗三先生曾被英国剑桥词典誉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是其重要著作,此三书以"新外王三书"著称,牟宗三另著有《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等,并译有康德的《道德哲学》等。

作者简介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译注)、《康德判断力之批判》等3部译作。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目录信息

政道与治道新版序

第一章 政道与治道
一 论封建贵族政治与君主专制政治之取天下
二 论世袭制之为政道
三 论《礼运篇》所记孔子大同小康之说
四 孟、荀及此后诸儒之观念
五 “立千年人极”之义理规模
第二章 论中国的治道
一 引言
二 儒家的德化的治道
三 道家的道化的治道
四 法家的物化的治道
第三章 理性之运用表现与架构表现
一 空无所有
二 理性之运用表现
三 理性之架构表现
四 如何从运用表现转出架构表现
第四章 论政治神话之根源
一 引言
二 立体力量之创造性、理想性与神性性
三 生命强度之立体力量之向上超越性:超越性之纯净化
而为宗教——圣贤人格之重要;超越性之感觉化、限定化
而为神话乃至政治神话——英雄人格之重要
第五章 论政治神话之形态
一 古代英雄主义的形态
二 近代集体主义的形态
第六章 论政治神话与命运及预言
一 圣人的使命感与英雄人物的使命感
二 宗教家的预言与政治上极权英雄人物的预言
第七章 政治如何能从神话转为理性的
一 政治科学的不稳定性
二 政治实践之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哪里?
社会世界之落实而定常不移的律则在哪里?
三 理性之内容的表现
四 政治与教化之限度以及政治与道德之分际
第八章 理性之内容的表现与外延的表现
甲 理性之内容的表现之妙处与缺处
一 内容表现之妙处
二 从“得天下”方面说明内容表现之不足
三 从“治天下”方面说明内容表现之不足:“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四 “唯仁者宜在高位”一观念之函义:治者担负过重
五 结语与附识
乙 理性之外延的表现
一 使用内容、外延两词之说明
二 “外延表现”之现实的因缘:阶级斗争之理想主义的解析
三 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超越的平等性”之肯定
四 自然法与人权运动:“内在的平等性”之实现
五 外延表现之成就
六 外延表现之缺处
七 本文之目的以及对于“政治如何能从神话转为理性的”中之“如何”之说明
第九章 社会世界实体性的律则与政治世界规约性的律则
上篇 顾、黄、王诸儒之理想
一 序言:实体性的律则与规约性的律则
二 《待访录》中之《原君》
三 《待访录》中之《原法》
四 《日知录》中之论“法制”
五 《待访录》中之论“学校”
六 《黄书》中之《原极》
七 《黄书》中之《古仪》
八 《日知录》中之论“藩镇”
九 明末顾、黄、王诸大儒理想之歪曲与延续
下篇 叶适、陈亮论有宋一代立国之格局
序言
一 叶水心论宋立国之格局
二 陈同甫论宋立国之格局
第十章 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
序言
上篇 陈同甫的观念及其所代表的境界
一 论同甫与足以见同甫者原料摘录
二 与朱子往复论汉唐原书摘录
下篇 疏通朱陈所争论之问题之意义: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之综和之义理规模
引言 综述同甫之大意
一 生命之创造性
二 生命外冒不经理性的自觉:程朱所谓“暗合”之切义
三 生命之为“非理性的”之积极的意义
四 朱子纯以主观道德论英雄:不能正视生命之独特处
五 主观道德与客观功业之矛盾相
六 生命与理性之矛盾之克服:主观的克服
七 生命与理性之矛盾之客观的克服
八 陈同甫只是英雄主义:只落于生命强度之实然状态
九 “九转丹砂、点铁成金”所以可能之根据:同甫是从生命立场上,直下平铺,教人承认凡是英雄皆有价值:此只是英雄主义,直觉主义,此不足以言点化
十 就“九转丹砂”以言点化之曲折:“天地无弃物,四时无剩运”之切义与真实义
十一 生命之原始价值与升举转化中之价值:引进历史判断以真实化历史
十二 朱子具备“九转丹砂”之第一步:道德判断与批判的鉴别,理性本体只停于知性之抽象阶段中:知性与直觉之对立
十三 宋明儒对于历史大体只具备道德判断:理性只停于知性之抽象阶段中
十四 对于政治与历史作积极的思量:不自英雄与圣贤之“作用”处想,而要自客观政体方面作架构地想
十五 精鉴历史须通三关: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之综和,生命与理性之统一
十六 儒学、心性之学、成人成圣之学是一,亦决不可轻忽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离中先生对政道与治道的分析实为透彻,古人修齐治平之道更适合东方心灵。 唯就现实政治格局而言,与建立西方民主相比,或许更需要考虑政道治道与当下体制融合的问题。因为政治理念与政道制度的背后,是政治势力的相互博弈,离中先生对这一点似乎讨论较少。民众能享有的权利多少...  

评分

没看几页,就傻眼了:“此处有删文——编者”。再仔细看了下各页的脚注,至少30多页有此标注。 例如第138-139页,讨论阶级斗争之处,活生生把牟宗三的4条主张,删掉了一半,变成了两条。被删的两条是:2.普遍的人性不能抹杀。4斗争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理性的根据,乃在具有理...  

评分

以十章篇幅将《历史哲学》中未能系统化的思问疏通成严整的哲学体系,并予以进一步的提升,正如作者所说:“本书力振孔孟学脉,以见内圣外王之教之规模,且承之而进一步,以解答中国文化中政道、事功与科学之问题。”本书作为“新外王三书”之一,弁宗三先生深味时代剧变之痛感...

评分

以十章篇幅将《历史哲学》中未能系统化的思问疏通成严整的哲学体系,并予以进一步的提升,正如作者所说:“本书力振孔孟学脉,以见内圣外王之教之规模,且承之而进一步,以解答中国文化中政道、事功与科学之问题。”本书作为“新外王三书”之一,弁宗三先生深味时代剧变之痛感...

评分

离中先生对政道与治道的分析实为透彻,古人修齐治平之道更适合东方心灵。 唯就现实政治格局而言,与建立西方民主相比,或许更需要考虑政道治道与当下体制融合的问题。因为政治理念与政道制度的背后,是政治势力的相互博弈,离中先生对这一点似乎讨论较少。民众能享有的权利多少...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不懂。。。。以后再读

评分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想还是要好好的和农民促膝长谈,闻闻土地,真正的能安慰我们的,还是上帝那,人的味道

评分

真的是本好书。可惜删文太多,妈了个逼的

评分

所读为全集本。

评分

读不懂。。。。以后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