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日本 曆史 德國 社會學 政治哲學 文化 伊恩.布魯瑪 日本研究
发表于2025-02-02
罪惡的代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國人通過悔罪的極度痛苦、對於上帝的慈悲保證,獲得巨大且深刻的領悟。
廣島事件卻讓日本人覺得他們是戰爭的主要受害者,彷彿除瞭原子彈轟炸以外,沒有其他戰爭似的。
為什麼日本與德國人對戰爭觀點和集體記憶,竟有如此大的差距?
「我想寫的是有關日本人的戰爭記憶,同時這引導我到相關的主題──現代日本國傢主義。天皇崇拜者、歷史修正主義者、探索日本人獨特本質的浪漫主義者等,各種人士的著作,令我著迷。……自從十九世紀後期,日本經常把德國視為模範。奇怪的是,多數在戰前吸引日本的德國的東西──普魯士獨裁主義、浪漫式民族主義、假科學種族主義──這些很明顯在德國早已過時,卻仍繼續在日本徘徊不去。為什麼?由於這個問題一直纏繞心頭,決定擴大我原先的構想,而寫些有關德國與日本對戰爭的記憶。──伊恩.布魯瑪」
德國人的記憶彷彿是巨大的舌頭,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找齣那顆疼痛的牙齒。日本人卻認為:德國全神貫注於過去的罪惡,並願意嚮從前的受害者道歉,這樣一定會導緻喪失自己的身分。
二戰結束後,德國誠心悔罪,日本死不認錯,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兩個國傢對大戰的看法為何存在鴻溝?彼此的集體記憶為何截然不同?是文化差異或政治不同嗎?又或是根植於潘乃德指齣的:日本是儒教「恥文化」,德國則是基督教「罪文化」?作者走訪二戰的代錶性城市:奧斯威茲、廣島和南京,並從軍事審判、教科書、紀念碑等各方麵廣泛觸及而深入探討,引導讀者從各種立場和角度,來理解這兩個民族在戰後麵對自己歷史罪行的態度。
◆每逢戰爭紀念日,都伴隨有慰安婦、參拜靖國神社等相關爭議報導齣現,日本不願認錯的態度也令人好奇於他們的思考模式,本書試圖從德日兩國戰後的態度比較,對此問題提供解答。
作者簡介
伊恩.布魯瑪
生於荷蘭,於萊頓大學(Leyden University)研究中國與日本文學,在東京的日本大學藝學部(Nih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學電影,在日本居住瞭七年。曾任《遠東經濟評論》派駐香港的記者、為倫敦《旁觀者》雜誌工作,以及為《紐約書評》定期撰稿,是知名評論傢。著作《伏爾泰的椰子》曾入圍歐威爾獎(Orwell prize)的最後決選名單。現為巴德學院(Bard College)的人權學教授,齣版過多本日本主題的書,如《鏡像下的日本人》。其他著作有:《西方主義》(與Avishai Margalit閤著)、《阿姆斯特丹的謀殺:電影人梵古之死與寬容的限製》等。
竪版繁體颱灣翻譯,看著有點難受。而且此書感覺不夠精煉,扯入瞭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明明本身是一個好題材啊。感覺日本部分寫得比德國部分好。
評分竪版繁體颱灣翻譯,看著有點難受。而且此書感覺不夠精煉,扯入瞭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明明本身是一個好題材啊。感覺日本部分寫得比德國部分好。
評分“德國人的記憶仿佛是巨大的舌頭,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去找齣那顆疼痛的牙齒。日本人卻……” 隻對原子彈屈服的民族是不值得原諒的。
評分“德國人的記憶仿佛是巨大的舌頭,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去找齣那顆疼痛的牙齒。日本人卻……” 隻對原子彈屈服的民族是不值得原諒的。
評分其實每一個存在統一民族概念的國傢,當朝看待曆史的政治態度都會承接曆代。
武士道精神 提到日本,不得不说日本的武士。 幕府时代分为士农工商,武士是在最高阶层,佩戴武士刀以及切腹都是武士的特别权利,不是随便一人都有资格做切腹这件事的。武士在明治时代被废弃,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混乱。虽然武士被废弃,但武士道精神一直在日本延续。 刺杀 ...
評分二战是一场恶梦,然而面对着自己曾经造成的罪孽,德国和日本的态度截然相反,德国此感到忏悔以求得到解脱,日本人则希望保持沉默以逃离罪责。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日本人拥有的是亚洲人的"耻文化",而德国属于基督教的"罪文化",两种不同观念的作用导...
評分最后两章是在值班的时候囫囵吞枣般的读完的。全部读完后,和书评里另一位书友的见解一致——在读到德国的部分总觉得有点阅读障碍。可能是因为二战时期我们国人对于侵华战争这一段宣传得比较多、也因为我们作为受害者,对于侵略者有种仇恨感,并时刻绷紧了神经注意着对方的一举...
罪惡的代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