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波伏瓦 法國 小說 法國文學 波伏娃 女性 女權主義 外國文學
发表于2025-02-22
女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女賓》是波伏瓦的第一部小說。當波伏瓦在文學創作上感到一籌莫展時,薩特對她說,為什麼她不把自己寫進作品裏呢。於是她受到啓發,創作瞭《女賓》。在小說中,她不僅寫瞭自己,而且還有她的終生伴侶薩特,以及他們的朋友奧爾嘉。此書一經齣版,就引起瞭廣泛的注意和評論,奠定瞭波伏瓦在法國文壇上的地位。它所描寫的戀人模式,波伏瓦用一生的時間身體力行,並為此飽受詬病。優雅的弗朗索瓦絲,年輕刻薄的格紮維挨爾,以及愛著這兩個女人的皮埃爾,試圖在三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三重奏,“三個竭盡全力彼此相愛的人更加多彩多姿……”三重奏卻演變為“三角戀愛”,嫉妒叢生,處處隱藏著猜忌與荒唐。維護格紮維埃爾卻又飽受其摺磨的弗朗索瓦絲,終於做齣瞭決定。
西濛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國哲學傢、作傢、女性主義者。
1908年生於法國巴黎,1929年獲得巴黎大學哲學學位,並通過法國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45年與讓-保羅·薩特共同創辦《現代》雜誌,緻力於推介存在主義觀點。1949年齣版論著《第二性》,引起極大反響,成為女性主義的經典。1954年憑小說《名士風流》獲龔古爾文學奬。
看得越多越不喜歡她
評分“互相愛得那麼深又保持自由是多麼美好的事。”是嗎?讀得很痛苦。欲豁達獨立卻時刻敏感地擔憂的感覺是那麼熟悉,我不知道弗朗索瓦絲身上有百分之多少的波伏娃。
評分“互相愛得那麼深又保持自由是多麼美好的事。”是嗎?讀得很痛苦。欲豁達獨立卻時刻敏感地擔憂的感覺是那麼熟悉,我不知道弗朗索瓦絲身上有百分之多少的波伏娃。
評分本書影射齣的痛苦的波伏娃不正是對女權主義的暗隱的諷刺?她畢生都在追逐與愛情共存的自由,然而她與薩特的錶麵光輝的感情正是她所有不自由的根源。她能夠通過紙筆把薩特譏誚一番,對他卻始終是有情的。
評分也許,波伏娃真的希望自己從未遇見過薩特。
1929年春天,巴黎高师。高挑优雅的波伏瓦被萨特与其同伴遇上,时年20岁,正值芳华。通过好友马耶,萨特向这朵法兰西百合献媚,送她智慧漫画、交流《社会契约论》、玩日本台球、喝鸡尾酒、唱歌并且一同思考。“从今以后,我将负责保护你”,萨特对波伏瓦说,掷地有声。...
評分《女宾》是波伏娃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也是我读的第一本她的书。该书的自传性质为许多人津津乐道:故事中的三角关系是波伏娃、萨特以及奥尔加三人之间关系的写照。现实生活中这段三人行的故事究竟如何收尾,我没有去细查,不得而知。不过这是文学史家们的事情,而我也不是...
評分不止一次听人说起,羡慕且神往着萨特和波伏瓦的和谐关系。也不止一次看到女权主义者和女权主义爱好者提出的种种异议,比如单从“萨特-波伏瓦”这样的名称排序上就能看出二人主次有别。不过这样的细节大约只有重礼乐的国人才会注意到,在外文资料里看到的经常会是“波伏瓦-萨特...
評分“有时,爱是一场流亡,离开了自己,却未抵达你。” 那么这场流亡的意义和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们真的是奔着另一个人而去的吗?还是只不过是另一种回归的姿势,只为更彻底地返还于自己? 如果答案在于后者——或者更多的在于后者——那么爱情就不是“男女”那么简单...
評分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
女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