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可能因为自己是当地人 田野观察里一些细节也太有意思了吧
评分每次读这些民族志就会意识到,一个人要试图去了解异文化是多么困难…研究切入的视角是有趣的,但跟《五华楼》一样充满误解和偏见。此外,同许多研究类似,本书一开头很炫酷,声称要将研究放置到中国社会转型的大时代下,但是最后雷声大雨点小,这种联系流于表面和宏观,缺少关切,并不动人。
评分主要关注的是一系列符号如何在旅游的背景下被不同人群以不同解释,建构不同的“事实”。这一点上是很成功的。问题大概在于:参与观察的方法本身很难深入了解围绕在符号周围的各个人群。是在强调符号本身的主体性吗?似乎又没看出来=。=
评分最有趣的其实是公路那一部分,总的来说,非常浅
评分在gordon的globalization课上读完的第二章,我觉得前面的评分很有失公允。相反我觉得这是一本将旅游和全球化议题看得非常深入的著作。人类学长久以来一直对otherness有着自己独特的反思,后现代转向以后,positionality再次被强调,这也是第二篇文章的中心关注点。背包客通过自己的凝视,对“大理”进行想象,并且通过地方旅游业的“内在化”,再生产这种想象。这样,所谓的cultural authenticity就成为被建构的真实。旅游真的就是一场文化入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