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奥·卜劳恩(e.o.plauen), 原名埃里西·奥赛尔(Erich Ohser),德国著名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童年时迁居卜劳恩市。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
1930年10月18日,卜劳恩和他的同学、画家卜尔·班塞尔的女儿玛丽加尔德结婚,1931年,他们的爱子克里斯蒂安出世。《父与子》中父与子的形象,就是取材于画家本人与其爱子克里斯蒂安的形象。
1934年12月,奥塞尔接受《柏林画报》邀请,以卜劳恩笔名开辟了一个连环漫画专栏,开始《父与子》等几个连环漫画的创作,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卜劳恩也因此一举成名。
纳粹在德国掌权后,卜劳恩的政治漫画被禁止发表。1944年3月他和挚友埃里西·克瑙夫被邻居告发,以“反国家言论罪”而遭逮捕。4月6日,在纳粹臭名昭著的“人民法庭”判处他死刑的前夕,卜劳恩自杀于关押他的牢房。在遗书中,他承担了全部指控,想以此为朋友开脱,给妻子玛丽加尔德的诀别信中他写道:“……我为德国而画画……还望把他(克里斯蒂安)哺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这样,一代幽默大师被万恶的法西斯无情地扼杀了。
卜劳恩的艺术生涯极短暂,作品虽不多,但成就卓著。《父与子》(Vater und Sohn)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一束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连环漫画之一,同时也成了德国幽默、漫画的象征和代表。
早在《父与子》问世的第二年,即被我国著名出版家吴朗西先生引进,在中国出版发行,丰子恺先生欣然为该书做序。《父与子》出版后到了鲁迅先生等人的高度赞誉。在此后的数十年里,《父与子》一直是中国读者最喜闻乐见的连环漫画佳作。
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充满着智慧之光,流露出纯真的父子之情,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巨匠,《父与子》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受到人们一致高度的赞扬,声誉远远地越出了国界。
《父与子:完全典藏本、含卜劳恩画传》:感天动地父子情,译林版《父与子》畅销20年,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金钥匙奖,江苏优秀畅销书奖。
《父与子》诞生75周年之际,译林出版社首次推出国内唯一200套足本《父与子》全集。
我理想中的父与子就是这样的关系。儿子总有恶作剧,父亲呢,情商跟着低。 大家都觉得这很有意思,可是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不这样干,这就是这个世界糟糕的地方,朝着无趣的方向飞奔。 房价高涨生活成本高昂带来的现实压力和股票基金漫天飞舞的投资神话,大家都忙着迅速的挣一千万...
评分 评分和人道主义精神-对于一本漫画,说得是不是有点儿过? BTW:卜劳恩最后是死在纳粹的牢房里的。
评分当我知道这部作品的写作时间在大战,我实在是很佩服作者! 因为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忘记痛苦的现实而写出让人开心的作品,实在是很不容易
评分这本温馨的漫画书是老爸送我的第一本漫画书, 小的时候一遍遍的翻看,那时的自己还不懂事,看不懂书中的故事, 但是看着这简单的篇幅故事,自己怎么也放不下。 之后家里搬家,这本书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漫画笔墨简单,只是父子之间的搞笑趣事, 却温馨感人,父亲与孩子就是应该...
光头爸爸老要打儿子PP,但一直陪他疯陪他玩陪他探索自然和社会 好爸爸~
评分刚工作时给老爸买的。。不是老爸给我买的:)
评分以前与老杨并不亲 近几年他年纪大了脾气消磨身体渐渐不适 才逐渐熟稔起来 父亲很多爱是非常宠溺的 且细致入微 而我只知默然接受 却无法回报
评分儿子选的,他这个小娃娃居然也能看懂还哈哈大笑。I 服了 卜劳恩
评分不管是第几次读,都依旧是那么令人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