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格之恋》结尾处的梦境上扎上一针,渗出的淡蓝色便可以为德波顿的路行程着色;
任何行路的真实色彩都被这心路的蓝色、薄雾中的蓝色幻化了,成了一种无法拒绝的诱引;
空间丧失了地理上的方位,时间懒散地化为了一缕幽香;
串起行程和文字的只有华兹华斯、波德莱尔、凡·高们和德波顿这位才子在深处共鸣的心灵悸动了;
与德波顿同行,前路是去达远方的行程或是夕阳中向家园的回归……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我时常向朋友推荐《旅行的艺术》这本书。年初一个狂风大作的冬晚,在北京饭店的大堂咖啡厅,车东夫妇曾经抱怨这本书节奏太慢,读起来吃力。我笑着说,“《旅行的艺术》一定要从后往前读的”。之后,每次送出这本书给朋友,都要叮嘱一下,“要从后往前读”。 原因是,这本书的...
评分阿兰•德波顿对随笔作家的定位颇有意思。他认为随笔作家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这是对作者而言,那么对读者来说,阅读随笔的心理该...
评分旅行书写得最好的一本,我会说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最关键的是他的视角并不局限于所游之地的好,不局限于他的经验本身,而是更进一步地思考人为什么要旅行的问题。比如他从自己为什么要去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写起,引出了旅行的预期与现实对比的话题,又...
评分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被旅游指南、单反相机和 LBS 所宠坏,人们把到达一个地方看做某种胜利的象征,而且以为只要有一张照片就把握了世界的一部分,却越来越忽视自己眼睛和内心的感受。殊不知一个人的辉煌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德波顿的这本《旅行的艺术》的出现起到了...
评分英伦才子的书看了有这么两三本了,娓娓叙来的优雅笔风是很亲切的东西,淡淡清雅的小哲理语句也是令人如沐清风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书,读的时候觉得深有共鸣,过后就基本上想不起来说了什么了,也许这只是我的狭隘吧,奢望鲁迅的尖锐洞察,喜欢网络语录的嬉笑怒骂,喜...
十年间,从《旅行的意义》过度到《旅行的艺术》,从对远方一厢情愿的浪漫想象转变为对旅行清醒客观的认识,不是厌倦了远方,也并非说明旅行不再美好,就像我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可以坦然接受明天不一定会更好。
评分福楼拜为了异国情调前往埃及,洪堡为了好奇心前往南美洲,梵高为了让世人看到法国南方前往普罗旺斯,作者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各类名人的故事,从而解答我们为什么出发及如何抵达。其对特定旅行场景的加释,对逃离城市的初衷,及福楼拜对国籍的思考,罗斯金对绘画写作的观点都让人大开眼界,也很好的让人看到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评分是安庆同学全力推荐的,最初读得味同嚼蜡,后面有几章读来较为喜欢,称不上才子,也不够谈逻辑分明。
评分顺便推荐给学生了,虽然不如前几本撞心......
评分= =一定要买到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