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与诉说

亲吻与诉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出品人:
页数:440
译者:刘云波
出版时间:2012-6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57169
丛书系列:阿兰·德波顿作品双语版
图书标签:
  • 阿兰·德波顿
  • 小说
  • 随笔
  • 英国文学
  • 英国
  • 外国文学
  • 哲学
  • 阿兰德波顿
  • 情感表达
  • 亲密关系
  • 亲密行为
  • 人性探讨
  • 情感交流
  • 心理成长
  • 真实故事
  • 情感共鸣
  • 温柔叙述
  • 亲密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偌大的伦敦城,他和她,本来只是两个渺小得几乎没有可能相交的点。他突发奇想,想白描一个偶然邂逅的普通女子的人生,完成一部前无古人的传记。她渴望倾诉,愿意成人之美,任他拿一枚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洞察自己的悲欢。原来,再琐碎的生活里也有惊心动魄,再激烈的情感到头来也只会愈嚼愈淡。凡人传记?爱情故事?人生漫谈? 读阿兰•德波顿的小说《亲吻与诉说》,总是匪夷所思地被他触到了痒穴和痛处,眼前却是一张,没有表情的脸。

如约翰生博士所言,德波顿是那种可以为扫帚作传的作家,在他的笔下,扫帚也是活的。 ——《观察家》

通过其独具魅力的写作艺术,德波顿探索了人类由于无法相互理解而产生的悲喜剧,让我们对自己不再那么陌生。——《星期日泰晤士报》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一周:希思罗日记》(2009)。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以及其他一些国际性的文学奖项等。目前定居伦敦北部。

目录信息

导读
引言
一 早年
二 最初的约会
三 家谱
四 厨房传记
五 回忆
六 隐私
七 另一个人眼里的世界
八 男人和女人
九 心理学
十 寻找结局
十一 后来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曾经的书架里站着阿兰德伯顿的全集。没想全部扫描一遍,顺着心情挑来这本。想着里面应该会写一些俗套的鸡汤和自己或者他人的恋爱或者感情生活心得。翻阅几页,全然不是。半小说半哲思的作品。 毫无偏颇,这个作品完全着眼于女性视角,伊丽莎白,作为众多城市女性的一员,再与...  

评分

这本内容为给女朋友写传记的小说,议论气息太重,也不是随笔,总有点四不像的感觉。 平常人的生平,没人关心,更不会有人为其立传。传记写的大多是名人的一生。若非什么有名的人物,一个人的自传大概不会引起任何人的任何兴趣,除了作者自己,再不会有人耽溺其中。就算是亲密如...  

评分

肖伯纳有一次答一位贵族粉丝时说,如果你觉得一个鸡蛋好,是没必要一定去看那只下了蛋的母鸡的。此言甚好, 不过—— 如果一只母鸡曾经生过一只双黄蛋,那它生第二只双黄蛋的可能性势必很高, 《亲吻与诉说》就是这第二只双黄蛋。 作者阿兰.德波顿,就是大名鼎鼎的畅销书《旅行...  

评分

学校图书馆借的,6月1日看的,李欣频老师推荐的。 两岸都出了他的书,只是译名有些出入。确实是位才子,很博学。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在小说中加入许多人家未必知道的东西。 很博学,我承认。才子,我也承认。但看多了,也就觉得:老套路,没心意。 8.6.8晚写于外公家  

用户评价

评分

对着身边的人,每日一点一点挖干净果皮里面的肉,一边还把自己最爱的沙发让给她来坐。

评分

interesting 尤其是chpt 9开始 看到普鲁斯特问卷的两个版本有点萌

评分

书的叙述太理性又学院气重,仿佛一个狭窄的有思考强迫症的作家。可能和写作时只有24岁也有关。才子是才子。我看吧,哪怕了解永远是片面的,珍贵的是渴望了解的意向。回过头来想起昨天一位学姐给情人节写的诗中一句“我却只能通过问你尼采和叔本华的区别,来捕捉和想象你的尖叫和颤抖”——旁敲侧击,装傻,相视一笑。和通过心理学去分析答案为你立传的意义不同。或许这才是真实。

评分

被作者带着在思维的框架内左突右冲,乐趣无穷,但同时也深深地羞愧于自己生活中对话的单调。我想除了无知外,自我保护的坚壳以及谎言的迷雾还有趋于简单的追求都是原因,如何使我们的对话和生活更丰富,如何更加接近真实,也许是我们接下去该做的。

评分

书的叙述太理性又学院气重,仿佛一个狭窄的有思考强迫症的作家。可能和写作时只有24岁也有关。才子是才子。我看吧,哪怕了解永远是片面的,珍贵的是渴望了解的意向。回过头来想起昨天一位学姐给情人节写的诗中一句“我却只能通过问你尼采和叔本华的区别,来捕捉和想象你的尖叫和颤抖”——旁敲侧击,装傻,相视一笑。和通过心理学去分析答案为你立传的意义不同。或许这才是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