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記

白鯨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書華出版/桂冠經銷
作者:梅爾維爾
出品人:
页数:753
译者:鄧欣揚
出版时间:1994
价格:350
装帧:平
isbn号码:978957551739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典
  • 文学
  • 美國
  • 美国
  • 白鲸
  • 巨獸
  • 台版
  • HermanMelville
  • 冒险
  • 海洋
  • 捕鲸
  • 复仇
  • 象征主义
  • 美国文学
  • 经典
  • 小说
  • 十九世纪
  • 赫尔曼·麦尔维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梅尔维尔,H.(Herman Melvill l819-1891) 小说家、诗人。1819年8月1日生于纽约,15岁离开学校,做过银行小职员、皮货店店员和教师。1839年在一条去英国利物浦的商船上充当服务员,接触海洋,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841年他22岁时再度航海,在捕鲸船“阿古希耐”号上充当水手,航行于南太平洋一带。他后来的杰作《白鲸》取材于这次海上生活。1842年7月离船,曾为南太平洋马克萨斯群岛有食人生番之称的泰皮族所俘虏。脱逃后于当年8月在一条澳大利亚商船上作水手,因违犯纪律,被囚在塔希提岛。越狱后在当地各岛漫游,所闻所见后来写进他的《欧穆》一书中。11月,他到一艘捕鲸船上做投叉手。1843年8月又在一艘军舰上做水手,1844年10月在波士顿退伍。后开始写作。

梅尔维尔最初的两本书《泰皮》(1846)和《欧穆》(1847),是根据他在泰皮和塔希提的见闻经过艺术加工而写成的游记。1847年梅尔维尔开始创作《玛地》,并同纽约文艺界接触,经常为文艺刊物写稿。1849年梅尔维尔出版《雷得本》,1850年出版《白外衣》,都写航海生活,也都获得好评。这年夏天他与霍桑相识,两人成为邻居和朋友。1851年梅尔维尔出版他最重要的作品《白鲸》,这部小说以充实的思想内容、史诗般的规模和沉郁瑰奇的文笔,成为杰出的作品,但在当时却没有得到重视。

梅尔维尔的小说作品还有《皮埃尔》(1852)和《伊斯雷尔·波特》(1855)。他的短篇小说和散文有《代笔者巴特贝》(1853)、《迷惘的岛屿》(1854)、《班尼托·西兰诺》(1855)等,后来集成《广场故事》于1856年出版。185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骗子的化装表演》。他去世前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毕利·伯德》(1924),在他死后30多年才出版。

梅尔维尔晚年转而写诗。1866至1885年在纽约任海关检查员。1866年他自费印行第1部诗集《战事集》。1876年又自费出版以宗教为题材的18000行长诗《克拉瑞尔》,1888年和1891年自费出版诗集《约韩·玛尔和其他水手》和诗集《梯摩里昂》,各印25册。

梅尔维尔于1891年9月28日去世。一生潦倒不得意,他的作品在当时大多也不受欢迎,直至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逐渐引起注意。

作品包括:

代表作《白鲸》(又名《莫比一迫克》)1851年

《泰比》(1846),《奥穆》(1847),《玛地》(1849)、《雷得本》(1849)和《白外套》(1850),

《彼埃尔》(1852)、《伊萨雷尔·波特》(1855)、《骗子》(1857),

长篇小说《比利·巴德》(死后于1924年被整理发表)和短篇故事集《广场故事》(1856)。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丰富复杂的专门知识和词汇,严肃的神学哲学思考,海风,海浪,坚硬粗壮的黑色臂膀,野蛮而精准的技艺,暴戾的性情和行为,浪漫的冒险精神……麦尔维尔典型的说教小说风格在《白鲸》里所塑造的最大戏剧性:一个知识丰富、头脑发达的个人,选择大范围伸展自己的肢体,选择身体上...  

评分

在这片神秘的场域之上,我们捕获并解剖世界的架构、将它公然晾干并以之为序,但我们所及之物也止于架构而无涉世界之核。这核于世界而言是秩序,同时亦是无度;于你而言是命运,并终于化归死亡。在你扑入它的维度的一刻(却无时无刻不在它的维度中),你已出离原在之所(迈向原...  

评分

在这片神秘的场域之上,我们捕获并解剖世界的架构、将它公然晾干并以之为序,但我们所及之物也止于架构而无涉世界之核。这核于世界而言是秩序,同时亦是无度;于你而言是命运,并终于化归死亡。在你扑入它的维度的一刻(却无时无刻不在它的维度中),你已出离原在之所(迈向原...  

评分

麦尔维尔在《白鲸》的卷首说,他把这书献给霍桑,聊表他的敬慕之情。   曾经感觉相当的奇怪。      没法喜欢《红字》。虔诚清教徒式的敏感、狂热和故做镇静,一如戏剧或者诗歌式的宏伟架构,与夏多布里昂的《阿拉达》一样的蛮荒背景但远为沉重。雨果的浪漫主义比他要轻得...  

评分

亚哈船长在一百多章的追逐之后,终于遇见了白鲸莫比迪克,此时他的复仇狂热达到了顶点。两次追逐的失败之后,他安慰自己说,任何事物在沉下去之前会有两次浮出水面,然后第三次的升起是为了永远的沉下去。白鲸也不例外。 可以说,像他这样坚定的复仇者甚至在世界文学中也难以找...  

用户评价

评分

2018年从北大图书馆借阅;张瑜推荐;我借到的是1992年出版的(民国81年),邓欣扬译,共753页,我读过最厚的一本文学作品;第32章的鲸类学,的确深受启发!引出两本书:1、动物命名;2、捕鲸史;以后有时间再读。第80章的骨相学,引出对“科学”的思考;第82、83章提到“约拿”、希腊神话、东方传说都与捕鲸有关!最后三章才到高潮—攻击Moby Dick(电影里足足近一小时的长度)!这个阅读过程就是对历史、捕鲸产业等不熟悉世界的逐步形成认识的过程;作者熟悉基督教历史文化,对希腊文化也很熟悉,他更是实际参与过捕鲸活动,而且把19世纪中叶的美国捕鲸活动很好地展现给读者。

评分

此书翻译版本众多,读到的并不是经典的那个“叫我以实玛利”的版本。尽管有许多对翻译的批评被指出,但我个人读到的感受还是顺畅的。大海可是说是我从未涉足过的地方,鲸更是我从未见到的物种。此书详尽的描写了航海捕鲸的情节和鲸鱼的形象:鲸之大,船上放不下……整个故事浪漫又充满宿命感,捕了一辈子鲸,末了非要去葬身鲸腹(找死),真是非常圆满的结局了。

评分

其实不是它在找你,是你一直找找它。

评分

其实不是它在找你,是你一直找找它。

评分

沒什麼興趣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