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以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埃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及《气球上的五星期》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一些人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而随着上个世纪后叶凡尔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科幻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凡尔纳作为一位非科幻意义上的作家开始为一些学者所重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51种,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法语作家。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这是大炮发明家的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
巴比康、米歇尔·阿当和尼却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一八XX年十二月一日乘这颗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二千八百英里的地方绕月运行。
这三位冒险家的命运如何呢?据剑桥天文台的观测,只有两种可能,月球的引力征服了这颗炮弹,三位旅行家最后到达目的地;另一种可能是炮弹被束缚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永远环绕月球运行。
在续集《环绕月球》中,还写了他们环绕月球所见及最终返回地球的过程。
南北战争结束后,无仗可打的军官们终日无所事事,聚在一起成立了摩城大炮俱乐部,研究威力强劲的新式大炮,最终于百无聊赖之中,在主席巴比康的提议下,决定向月球发射一颗空心炮弹! 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异乡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冒险家,无论是退伍军人还是普通市民,都纷纷参...
评分此部算是最典型的科幻作品了,原因如下: 科学性,故事是以发射一枚炮弹到月球上,而书中炮弹、炮身、火药等都做了非常科学的表述,另外还有发射的地点以及相关的天文知识等等。而这又带来了第二个特性,前瞻性,一般耳熟能详的就是其发射地点就是如今美国的航天基地,而故事中...
评分一个,登月是美国人干的 第二个,这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一场大战后产能过剩和高级人才的失业问题 第三个,就是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争夺发射地点,当然我们知道现在的发射地点在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而控制中心是在德州休斯敦 如果说作者还有一点私心的话就是第一个想登上月球的...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