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述要》原名《王守仁》,初版于1930年。宋明六百年理学,宋代是创始,明代是结束。而王阳明之学尤为明代理学的重镇,理学在他手里达到了顶峰。钱穆先生把王阳明置于理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以精炼的笔法,勾勒王学之大纲与流变,指出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贡献了独特的“良知”理论。
钱先生讲王学,尤提醒读者“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以求得王学之“真着精神处”。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关于阳明学的书。书很薄,共四五万字而已。但对于我这种阳明学的菜鸟来说,读起来颇为吃力。钱穆先生论述了阳明学的前前后后,从宋学里残存的问题入手,引出明朝的大体思想走向以及与阳明先生同时代或者略略超前的几大学者。而后才开始正式介绍王学的...
评分深入浅出,高度概括,钱氏解读条理贯彻始终,功力深厚,不偏不倚。感触最多的两点:1,良知非天成,事上磨炼来;2,现实的总和即是天理,人欲亦是天理的一部分。在此天理之下,凡事都有真相,凡事都有最佳的应对方案。在寻求这个真相和最佳方案的过程中,他人的私欲是应当考虑...
评分书买了很久,终于花了两天时间读了两遍,钱先生果然是大家,深入浅出,感悟颇多,趁还记得个大概便写下自己一些想法和疑问。 一、为什么要了解王阳明的学说 因为王阳明的一生很厉害,很传奇,但是也很失意,一般同时具有传奇色彩和悲情色彩的人物便会显得更有魅力。出生时有神...
评分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关于阳明学的书。书很薄,共四五万字而已。但对于我这种阳明学的菜鸟来说,读起来颇为吃力。钱穆先生论述了阳明学的前前后后,从宋学里残存的问题入手,引出明朝的大体思想走向以及与阳明先生同时代或者略略超前的几大学者。而后才开始正式介绍王学的...
评分按:《阳明学述要》是钱穆先生早年作品,作于1928年,时年先生33岁。这是一本小册子,但关于阳明学的真着精神处,以及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都做了扼要精到的梳理,是很好的王学入门书。读完之后,想做个读书笔记,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话再梳理一遍书中的脉络。结果发现这个笔记太...
虽只是小册子,但讲得精到,尤其钱穆先生提到的“心外无物”应该和“知行合一”连起来。如此方能见出王阳明不是贝克莱式的观念论(唯心主义),而应该是一种“实践的存在论”(praktische Ontologie)或者“实践的宇宙论”(praktische Kosmologie)。不过最后从黄宗羲《明儒学案》以为罗整庵是王学真传,则我不敢苟同。
评分理论心学而已。。。
评分理论心学而已。。。
评分虽只是小册子,但讲得精到,尤其钱穆先生提到的“心外无物”应该和“知行合一”连起来。如此方能见出王阳明不是贝克莱式的观念论(唯心主义),而应该是一种“实践的存在论”(praktische Ontologie)或者“实践的宇宙论”(praktische Kosmologie)。不过最后从黄宗羲《明儒学案》以为罗整庵是王学真传,则我不敢苟同。
评分简明扼要,宾四有深情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