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智慧》是继《西方哲学史》后罗素的又一部哲学著作。《西方的智慧(新译图文本)》是作者写完《西方哲学史》后,仍感诸多哲学问题意味未尽,于是又写了这部《西方的智慧》。就两书比较而言《西方哲学史》可谓巨著鸿篇,专业性较强,《西方的智慧》是一部哲学随笔,哲理通俗。相对而言,与其满心虔诚地读一本专业书,倒不如换一种轻松的心情读一读随笔。
罗素说,只凭阅读本身并不能提高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能力。如果一生中能读到一本好书,在阅读中又感到乐趣,这种乐趣又把我们引深到思考中去,在思辨中再得到更大的乐趣,这才是一本好书应有的介值,也是它真正存在的意义。而《西方的智慧》正是一部能够把人引向真正的思考,而阅读起来又倍感轻松的智慧书。
罗素《西方的智慧》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读,值得收藏。 国内先后出版过几个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崔人元译本应当是一般读者者的首选,译文质量比较好(商务印书馆出的也不错,但太贵了)。这本书当年《南方周末》曾专门推荐过。
评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艺术界、思想文化界,“通才”似乎一直都很稀缺。显而易见的是,这与知识的专门化密不可分:愈加细化的学科设置使学者逐渐倾向于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对学术兴趣之外的领域,置若罔闻,甚至毫未涉及。不过,也存在一些例外,比如马克斯·韦伯、伯特兰...
评分苏格拉底:当我们面对浩瀚无边的未知领域时,我们知道的就太少了,简直就像一无所知。一旦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确实可以说自己无知。 在他(柏拉图)的早年,他似乎有可能做一个诗人,而且多少被认为应该从事政治活动。不过这种雄心在苏格拉底被处死之后突然消失了。这个恐怖...
评分不知道是办公室昏黄的日光灯的效果,还是书中大半不知所谓的表述,罗素的这本书看得我不断瞌睡。 很多哲学书都晦涩难懂,因为哲学家不得不使用约定俗成的语言去试图表述、揭示未被揭示或理解的逻辑和概念,有时不得不自己创造新的词语。但对于大部分中国的 读者来说,这个问题...
评分设集合S是由一切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组成,即“S={x|x ∉S}”。那么问题是:S包含于S是否成立?首先,若S包含于S,则不符合x∉S,则S不包含于S;其次,若S不包含于S,则符合x∉S,S包含于S。 以上便是著名的罗素悖论,相信对集合论有所了解的读者都不陌生,这一悖论的出现...
借用爱因斯坦的话: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评分非常好的书!
评分借用爱因斯坦的话: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评分借用爱因斯坦的话: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评分忘了读了多少,已进入打包箱=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