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1881一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象棋的放事》《昨日的世界》等。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鼓吹欧洲的统一。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作者以饱满真挚的感情、平实顺畅的文字叙述了他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他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他对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感受,记录了当时欧洲从一战前夜到二战欧洲危局的社会现实,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文字了,能从书在手上的那一刻开始,不想放下。 茨威格的书,好像就是被冠以质量保证的名优产品,而母校老师舒昌善的翻译,尽全力的恢复了茨威格老先生的优美文字和美妙韵律,那一段段的长句子和一个个精彩传神的故事就在书里面流淌着,很少给你想先打个盹...
评分 评分 评分“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的生活过”,当茨威格在这本影响过一代人的《昨日的世界》以一个看似乐观而奋进的句子结尾时,我却无法产生一丝振奋之感,我想茨威格写下这样的句子时...
评分在这本书里,曾经我认为茨威格笔法的所有缺点,全都变为了优点。他太真挚、细腻,正直,当然也有不时的自鸣得意。或许茨威格始终抱持欧洲大同的梦想,他笔下的一战前真是黄金时代。现代人或许很难想象文化艺术、精神财富曾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被看得如此重要,能够这样蓬勃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后一切都陨落了,理想、人性、文化的力量。他在遗书中说:「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宁愿舍弃新世界的血肉之躯,还是化作旧日世界的幽灵来得惬意些吧。
评分掩卷长叹一声
评分略厚的一本书,读起来却周流无滞。茨威格并不空谈战争的种种,而是把战争带给人民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刻画的丝丝入扣,并把战争导致的现象做了生动的还原,以及合理的解释。解决了我对自一战以来,好些现象以及发生原因无法理解的困惑,打通了我的历史脉络。还有许多感受难以言尽,是一本一期一会的好书!
评分略厚的一本书,读起来却周流无滞。茨威格并不空谈战争的种种,而是把战争带给人民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刻画的丝丝入扣,并把战争导致的现象做了生动的还原,以及合理的解释。解决了我对自一战以来,好些现象以及发生原因无法理解的困惑,打通了我的历史脉络。还有许多感受难以言尽,是一本一期一会的好书!
评分只有早早学会把自己的心灵大大敞开的人,以后才能把整个世界包容在自己心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