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连续性漫画《三毛》。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尽管是博人一粲,但还是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又在上海的《大公报》连载,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户晓,并成为了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有较强的社会讽喻和批判意义。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地结构了一组一组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写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总之,三毛聪明机灵、乐观幽默而又不畏强暴的性格跃然纸上。三毛漫画,受到了当时广大读者,特别是许多小朋友的热烈喜爱。阳翰笙创作的《三毛流浪记》的电影剧本,尽管运用了三毛漫画提供的许多情节,但还是一个严肃的正剧。后经过编导委员会讨论、研究,大家认为这部影片应该搞成喜剧形式,尽可能与漫画风格相接近。但此时阳翰笙已经离开上海,便由陈白尘代为修改;不久陈白尘也离开上海,又交给李天济修改。最后,交由导演赵明、严恭写出分镜头剧本,投入拍摄 。
张乐平,浙江海盐人,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个春秋。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
三毛之父张乐平,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1910年1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海塘乡黄庵头村。父亲是位乡村教师。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张乐平最早的美术启蒙者。1923年,在小学老师的指导下,少年张乐平创作了平生第一张漫画《一豕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地名噪一时。1927年在家乡反对军阀迎接北伐军宣传队作画。1929年开始,向上海各报纸投稿。30年代初期,经常在《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作品,逐渐成为上海漫画界较有影响的一员。
小学期间,看过不少小人书,那个时候应该是叫连环画,长宽大概也就10cm,每页是单幅画面,配少量文字,黑白为主,难得有彩色版。小时候家里并不宽裕,父母也不赞同看他们认为的闲书,但那个时候太喜欢看故事书,总能找到很多途径去借,有那么一两年,学校还开放了图书馆,...
评分前两天在柜子里找到了这本书,竟然还没有被翻散架。印象里是四五岁那会儿开始有价值观了的时候,老问家里老头老太太,这个是好人么,那个是好人么,而后就知道了穷人苦命,有钱人都不会心善。哈哈,阶级斗争什么的。
评分三毛是个拨刀相助,碰到困难决不退缩的孩子,他常常被坏人欺负。在那个时代里,三毛做过许多好事,比如:别人的钱包掉了,三毛帮他捡起来,但被那人狠狠地揣了一脚。这时我要是在那儿,肯定会挺身而出,去帮助无辜的三毛。好心没好报的事情经常在三毛身上重现,但三毛一如继往...
评分记得很小很小就看这些光图没字的书 小时候,看图说话的作文总是写的很好;看读者总是最先翻看中间的漫画 养成了现在对图片数字更敏感,对语言文字不感冒的毛病
评分挑一个错,氢弹最早是51年试验的,三毛生活在民国,不可能知道氢弹
评分始终觉得给小朋友看显得凄惨了一点
评分老早以前外公买的……现在都能想起里面的剧情来呢……
评分今天在农家还看到这本这个版本的三毛,想当初我读的也是这本。喵。
评分小时候的小人书,新华书店买的,当年很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