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

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聯經齣版
作者:周婉窕
出品人:
頁數:3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NTD 39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083489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颱灣
  • 曆史
  • 颱灣史
  • 颱灣史
  • 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
  • 社會
  • 歷史
  • 福爾摩莎
  • 臺灣歷史
  • 臺灣史
  • 圖說
  • 增訂本
  • 歷史文化
  • 文化史
  • 地方史
  • 臺灣研究
  • 史地圖
  • 通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的增訂版

是唯一暢銷100,000冊的臺灣歷史最佳讀本

入選「東亞齣版人會議」之「東亞一百冊」經典作品

已翻譯成日文和韓文,英文版預定2010年完成

學術專業與普及性兼具

為各級學校最受歡迎的臺灣史讀物及最佳輔助教材

增訂本加編〈臺灣人的美學世界〉、〈知識分子的反殖民運動〉兩章

與〈戰後篇:反殖民的泥沼〉四章

自1998年聯經齣版印行第二版以來,已逾二十餘刷,印數近十萬。2003年刊行韓文版(新丘文化),2007年刊行日文版(平凡社),英文版預定2010年印行。其中日文版,依原版翻譯外,另增加瞭「戰後篇」。

此次中文增訂版,除編入「戰後篇」四章外,「本篇」亦補增兩章。

主要特色:

一,從史前寫起,選取主題,擇要敘述,雖簡而不失其通貫性。

二,以臺灣島為歷史單元,人群方麵則以原住民為敘述起始,且往後篇章中仍時見原住民蹤跡,脫離漢人開發史觀,為臺灣史的書寫開創新局麵。

三,配有大量圖片和圖錶,文字和圖象互相補充,彼此參照,大大增加說明力。

著者簡介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係、研究所畢業,於1991年取得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係教授,亦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係兼任授課。

作者專治臺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報係,1989)、《海行兮的年代》(允晨,200 2)等書,譯有《史傢的技藝》(遠流,1989),負責主編《臺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並相關資料》、《古典日文解讀法》等書,並發錶論文數十篇。學術論著之外,作者亦齣版散文集《麵嚮過去而生》(允晨,2009)。

圖書目錄

劉序
黃序
謝辭並再版說明
圖片目次
圖錶目次
第一章 誰的歷史
第二章 史前時代的臺灣
第三章 原住民與南島語係
第四章 「美麗島」的齣現
第五章 漢人的原鄉與移墾社會
第六章 漢人與原住民的關係
第七章 改朝換代
第八章 兩大反抗事件
第九章 殖民地化與近代化
第十章 知識分子的反殖民地運動
第十一章 臺灣人的美感世界
第十二章 戰爭下的臺灣
圖片來源書目
圖片目次
1.1 泰雅族美女
1.2 曾珠如女士
2.1 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
2.2 指定為一級古蹟的圓山遺址
2.3 鐵絲網裡依稀可見的貝塚
2.4 十三行遺址發掘現況
2.5 十三行遺址齣土的屈肢葬
2.6 十三行遺址全景
2.7 十三行遺址現況
3.1 一九三八年的頭社公廨
3.2 頭社公廨今況
3.3 一九三八年的頭社公廨內景
3.4 太上龍頭忠義廟內景
3.5 臺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大公界
3.6 臺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大公界內景
3.7 臺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小公界
3.8 臺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小公界內景
3.9 戴頭飾的阿美族馬蘭杜小女孩
3.10 騎水牛的原住民少女
3.11 汲水的阿裏山鄒族女子
3.12 挑小米穗的排灣男子
3.13 鄒族的「樂團」
3.14 鹽月桃甫繪「霓虹」
3.15 鹽月桃甫繪「馬細道邦的姑娘們」
4.1 十七世紀大員地區手繪地圖
4.2 大員島的熱蘭遮市街與城堡
4.3 熱蘭遮城城牆遺蹟之一
4.4 熱蘭遮城城牆遺蹟之二
4.5 《臺灣縣誌》(嘉慶十二年)中的赤嵌城
4.6 立石鐵臣版畫中的普羅文西城
4.7 今天的赤嵌樓
4.8 新港語《馬太福音》內文首頁書影
4.9 單語新港文書
4.10 雙語新港文書
4.11 「番社采風圖.捕魚」
5.1 盛裝的臺灣士紳
5.2 踩龍骨車
5.3 大稻埕的節慶
5.4 龍山寺
5.5 野臺戲
5.6 臺南某廟的廟埕
5.7 範謝將軍
5.8 傳統的臺灣農捨庭院
5.9 黃土水作品「水牛群像」
5.10 水牛的放牧
5.11 剝蓪草的臺灣女性
5.12 揀茶
6.1 「番社采風圖.守隘」
6.2 「臺灣番界圖」(局部)
6.3 「番社采風圖.捕鹿」
6.4 金廣福公館
6.5 北埔薑傢天水堂
6.6 薑阿新老宅第(今)
6.7 薑阿新老宅第(修復前)
6.8 薑阿新老宅第(修復後)
7.1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澳底露營照片
7.2 春帆樓舊影
7.3 春帆樓今影
7.4 下關「日清講和記念館」
7.5 「日清講和記念館」展示的李鴻章談判座椅
7.6 日軍入駐清布政便衙門
7.7 胸前掛勳章的辜顯榮
7.8 劉大將軍擒獲倭督樺山斬首全圖
8.1 餘清芳
8.2 羅俊
8.3 江定
8.4 西來庵
8.5 西來庵神符
8.6 (口焦)吧哖事件被告從臺南監獄到臨時法庭齣庭景象
8.7 (口焦)吧哖事件抗日烈士碑與忠魂塔
8.8 抗日烈士餘清芳紀念碑
8.9 近藤巡查與莫那.魯道之妹的閤照
8.10 佐塚愛祐與內緣妻傢庭照
8.11 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與同社勢力者、布卡珊社頭目閤影
8.12 招降海報
8.13 鹽月桃甫繪「母」
8.14 花岡一郎
8.15 花岡二郎
8.16 川野花子與高山初子閤影
8.17 花岡二郎題壁遺書
8.18 捧著亡父骨灰與佩劍的佐塚佐和子
8.19 穿和服的萬大社女子
8.20 救助曰本兒童而獲頒感謝狀的少女
9.1 日本領臺時的臺北火車站
9.2 一九○八年主右的臺北火車站
9.3 一八九九年的臺北
9.4 一九一九年的臺北
9.5 一九一九年的臺北
9.6 敕使街道
9.7 臺北橋
9.8 明治橋
9.9 兒玉總督所頒的纏足解放章
9.10 纏足解放祝賀式
9.l1 纏足學生的課外遊戲
9.12 早期女子上課情景
9.13 高等法院
9.14 總督官邸及庭園
9.15 草山貴賓館
9.16 高雄神社
9.17 臺中市市街中樞地鳥瞰圖
9.18 臺中廳捨
9.19 臺南廳捨
9.20 花運港廳廳捨
9.21 蔗農與運甘蔗的牛車
9.22 運送甘蔗的火車
9.23 糖廠
10.1 謝文達飛行紀念 學生團應援
10.2 臺中一中學寮生的自習時間
10.3 大安醫院前臺灣民報發送
10.4 臺灣青年創刊號封麵
10.5 東京驛前留學生歡迎第三次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10.6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
10.7 治警事件第一審被告與辯護律師閤影
10.8 美臺團電影放映現場照
10.9 一新會成員與一新會會旗
10.10 分列後的臺灣文化協會
10.11 臺灣民眾黨第二次黨代錶大會於臺南南座舉行
10.12 第一屆市街莊議員選舉臺中市會議員選舉/1935年11月22日
11.1 黃土水與作品郊外
11.2  鄉土訪問演奏團於壽山山頂觀望庭前閤影/1934年8月20日攝
11.3 林朝英 行書/1807
11.4 林覺 水鴨
11.5 石川欽一郎與學生在校園寫生
11.6 石川欽一郎 豐原
11.7 藍蔭鼎 農傢初社/1951
11.8 鹽月桃甫與繪製中的〈虹霓〉(1936)閤影
11.9 一迴臺展入選發錶
11.10 陳進閤奏/1934
11.11 林英貴 大南門/1927
11.12 陳澄波嘉義公園/1937
11.13 陳慧坤 故鄉龍井/1928
11.14 李石樵 閤唱/1943
11.15 立石鐵臣 臺灣民俗圖繪六:揀茶
11.16 一九三○年初高一生(後排左二)與臺南師範學校好友閤影於音樂教室
11.17-1 臺南師範時學校音樂教室裡的陸森寶
11.17-2 卑南族音樂傢陸森寶先生
11.18 原舞者演齣高一生的故事『杜鵑山的迴憶』,劇照
12.1 二重橋前天皇齣巡圖
12.2 臺灣農業義勇團團旗授與式
12.3 桃園郡役所的偽裝
12.4 正廳改善實地指導
12.5 血書之一
12.6 血書之二
12.7 小女孩在街頭求繡韆人針景象之一
12.8 小女孩在街頭求繡韆人針景象之二
12.9 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製作之韆人針
12.10 北港郡北港女子青年團青年劇「韆人針」
12.11 「好孩子」——戰爭下的兒童
12.12 捧著同伴之骨灰返鄉的高砂義勇隊
12.13 吉野正明繪「特誌看護婦(臺灣)」
12.14 一張由南洋寄迴臺彎的明信片
12.15 大東亞從軍記〔念〕章
圖錶目次
圖錶1 以地理空間定義歷史脈絡示意圖
圖錶2 米崙亞冰期古地理圖
圖錶3 臺灣地區史前文化的時空架構
圖錶4 遺址與文化層的形成過程
圖錶5 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互動關係圖
圖錶6 臺灣土著民族分布圖
圖錶7 南島語分布圖
圖錶8 南島語擴散階段圖
圖錶9 臺灣漢人移民的原鄉
圖錶10 臺灣漢人移墾擴散圖
圖錶11 竹塹三區圖
圖錶12 一八九五軍日軍三路佔領臺灣圖
圖錶13 日本統治時代臺灣總督一覽錶
圖錶14 具有法律效力之習慣法與舊慣之關係示意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小岛美丽,内心的了解却不多。本书可以让你走近她一些。 书里照片不少,作者也比较客观地让我们了解到,小岛虽小,但是历经大清的子民,本不与自己相干的几千公里外的甲午战争,竟然影响到自己被抛弃割让给日本。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和同时带来的教育、工业、政治的50...  

評分

小岛美丽,内心的了解却不多。本书可以让你走近她一些。 书里照片不少,作者也比较客观地让我们了解到,小岛虽小,但是历经大清的子民,本不与自己相干的几千公里外的甲午战争,竟然影响到自己被抛弃割让给日本。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和同时带来的教育、工业、政治的50...  

評分

这是一本简单却系统丰富的台湾历史,对于知道台湾却从未真正了解台湾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入门书了。书中分阶段讲述了台湾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意识形态形成,观点客观,秉持历史思维,分析条理清晰易懂。 读着这本书,思及七月台湾之所见闻,内心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原本的特别发...

評分

小岛美丽,内心的了解却不多。本书可以让你走近她一些。 书里照片不少,作者也比较客观地让我们了解到,小岛虽小,但是历经大清的子民,本不与自己相干的几千公里外的甲午战争,竟然影响到自己被抛弃割让给日本。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和同时带来的教育、工业、政治的50...  

評分

小岛美丽,内心的了解却不多。本书可以让你走近她一些。 书里照片不少,作者也比较客观地让我们了解到,小岛虽小,但是历经大清的子民,本不与自己相干的几千公里外的甲午战争,竟然影响到自己被抛弃割让给日本。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和同时带来的教育、工业、政治的50...  

用戶評價

评分

雖然諸多語焉不詳,卻能夠以地理概念上獨立的臺灣族群意識意識來梳理臺灣史的史觀。如果不夠瞭解,就不要妄談認同與光復。

评分

威權統治以強大的外力控製人民的思想和行為,一但崩潰,人民頓得解放,為所欲為,百無忌憚。極權解體後的蘇聯、東歐、中東、颱灣地區,都齣現瞭混亂失序,族群撕裂的現象。如果社會自身缺乏強有力的約束機製,這種失序狀態就會愈演愈烈而不知伊於湖底。威權統治靠的是強大的外在力量,控製社會,指導文化,因此會特彆忌憚社會的自發性組織,以及人民的獨立判斷能力。久而久之,人民便喪失自律精神,非靠外力鞭策而無足成事。此外,在威權統治之下,由於種種利誘收編之伎倆,導緻社會道德性低落,重建秩序,絕非易事。

评分

很不錯,讓我補瞭一課。隻是對日占時期講得嫌好瞭點,而國民黨的幾十年又全講壞的。不過因為殖民地化遠白色恐怖近,這是可以理解的。要是再寫下近三四十年的種種事件就更好瞭。

评分

童年或者少年的一個悲哀就是看書的時候被捆綁銷售作者的脆弱感情和矯作的用句吧……anyway颱灣史入門書,作者很認真也有些天真

评分

童年或者少年的一個悲哀就是看書的時候被捆綁銷售作者的脆弱感情和矯作的用句吧……anyway颱灣史入門書,作者很認真也有些天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