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船事件

哲学船事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伍宇星,1968年生,四川蓬安人。先后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1994年在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至今。曾往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莫斯科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从事俄罗斯思想文化翻译研究。

出版者:花城出版社
作者:奥索尔金
出品人:
页数:291
译者:伍宇星
出版时间:2009-11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054578
丛书系列:花城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苏俄 
  • 知识分子 
  • 苏联 
  • 哲学船事件 
  • 别尔嘉耶夫 
  • 政治 
  • 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22年夏,苏俄政府开始对知识分子有计划、有系统的驱逐行动,此即震惊世界的“哲学船”事件。八十年后,随着俄罗斯档案的解密,事件始末终于大白于天下。 本书“档案文件选译”部分,系编者在莫斯科访学期间,自俄罗斯档案馆搜集相关资料汇编而成。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被驱逐者的见证”部分,摘选自流放中的学者、作家的日记和回忆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历史常常喜欢开令人事后唏嘘的玩笑,特别当这种玩笑是一场关于生命与尊严的玩笑时。比如,一个集体将你驱逐时,你拼命想要留下,而你发现这个集体想要摧毁你时,你却无论如何都难以离开。在苏联建国不久后,发生的“哲学船事件”在苏联数十年的历史中,就是这样一个吊诡的开始...  

评分

1922年5月19日,列宁亲自给秘密警察头子捷尔任斯基写了封密函,布置“把那些帮助反革命的作家和教授驱逐出境的问题”事宜,他在信中指示道:“要把这些‘军事间谍’全抓起来,要不断地有计划地抓,并把他们驱逐出境。”最后列宁要求将这个信函交给政治局委员们秘密传阅,不要复...  

评分

历史常常喜欢开令人事后唏嘘的玩笑,特别当这种玩笑是一场关于生命与尊严的玩笑时。比如,一个集体将你驱逐时,你拼命想要留下,而你发现这个集体想要摧毁你时,你却无论如何都难以离开。在苏联建国不久后,发生的“哲学船事件”在苏联数十年的历史中,就是这样一个吊诡的开始...  

评分

2009年出版的这本书,在中国不知不觉又成了禁书。在这个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前所未有的时代。二手市场,书价在三四百块以上。好在我淘了一本盗版,印刷当然低劣,图片根本看不清,文字尚能读下去。20块包邮。 列宁和托洛茨基的形象就这样一点点塌陷下去。 托洛茨基本来就...  

评分

·这也说明,任何革命,无论以多么高尚的名义进行,在革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政权不会自动变成人们为之革命的理想政权,可能在革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比之前的政权更好,如果不是更坏的话。历史发展的继承规律似乎连最彻底的革命也无法对抗,那就是:革命者出生于旧社会,...  

用户评价

评分

列宁还是有些心慈手软,再晚几年就不是走不走而是活不活的抉择了

评分

别尔加耶夫

评分

配图太差

评分

由于苏联历史的特殊性,国内出版的苏联史书籍较少。除了沈志华做的苏联史外,有几本是特殊历史事件的记载。苏维埃(更准确的说是托洛斯基)有种想法要将一些顽固分子流放到国外,这批人总共有一百多。流放者乘坐的船被后人称为哲学船。主要的内容是这些知识分子对于苏维埃的看法。他们是相对幸运的流放者。其实最想读的是 Андрей Борисович Зубов的二十世纪俄国史,可惜翻译遥遥无期

评分

别尔加耶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