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簡介:
鄧伯宸先生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係。曾任報社編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獲鬍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奬,現為《新觀光》雜誌專欄作者。曾翻譯多本英文著作,包括《說謊》、《影子大地》、《群氓之族》、《丘吉爾的黑狗》、《生活之道》、《男子氣概》、《美的濫用》、《黑暗時代群像》、《有求必應》、《覺醒風》、《孤獨的聆賞者》、《和平:諾貝爾和平奬得主的故事》、《時間等候區》(“2004健康好書”首奬)與《綠色宣言》(2005年“奬勵人權教育齣版品”奬)等。
二〇〇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哈貝馬斯的精心策劃下,德國大報《法蘭剋福匯報》發錶瞭他和德裏達共同署名的文章,談伊拉剋戰爭之後的歐洲再生。法國《解放報》發錶瞭法文版本。同一天,美國知識分子羅蒂,在《法蘭剋福匯報》的主要競爭對手《南德意誌報》上發錶瞭響應文章。瑞士的阿道夫•穆希格在《新蘇黎世報》,意大利著名作傢翁貝托•艾柯在《共和報》,意大利哲學傢吉亞尼•瓦蒂莫在《郵報》,西班牙哲學傢費爾南多•薩瓦特在《國傢報》,也分彆發錶大作。這些文章各自獨立,但與哈貝馬斯、德裏達的文章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伊拉剋戰爭如號角,喚起一個歐洲國的共識。所有的作者(艾柯可能算是例外)全都明白錶達瞭反對美國的立場。
這次一呼百應的壯舉,立刻在大西洋兩岸的知識圈中引起迴響,掀起一波有關跨大西洋聯盟的論戰,範圍廣泛且深具啓發性。歐洲的未來在哪裏?歐洲能否統一?能否成為一個新的國傢?歐洲公民的時代來臨瞭嗎?本書綜閤各傢觀點,正反俱呈,提供瞭全方位的視角。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的500多年,欧洲无疑主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行者。欧洲社会将其自身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成功地转化成了现代社会的标准样板,通过殖民扩张与贸易交流,从而把整个世界纳入了欧洲人所创立的秩序与规则之中。 但是到了20世纪初,斯宾格勒的...
評分载《瞭望东方周刊》 此处为未受字数限制的未删节原版 (目录导读)现实之利,公共之辩,贤哲之梦 (内文导读)虽然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盟的欧洲一体化进程被认为是功能主义学说的成功;但实际上回顾关于欧洲一体化的思想史,欧洲从来就是意识形态的欧洲。 希腊发生债权危机...
評分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的500多年,欧洲无疑主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行者。欧洲社会将其自身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成功地转化成了现代社会的标准样板,通过殖民扩张与贸易交流,从而把整个世界纳入了欧洲人所创立的秩序与规则之中。 但是到了20世纪初,斯宾格勒的...
評分中国人的2000年前统一,使得外国人到中国,容易被中国内部多样性吸引。 欧洲人的分裂,使得中国人看欧洲,更容易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但欧洲的现实四分五裂。 内部差距很大,这部书有很好的介绍。
評分我想评价欧洲和美国的关系时,满脑子想的是——欧美其实是一对基友:一个做了几十年的受,觉得保持一个姿势很难受,需要换个体位;一个做了几十年的攻,觉得感觉很好不想下来,于是就编了这本书。 欧洲这种痛苦又愉悦的心情在书里屡屡出现,而更明显的是几乎每个欧洲作...
第一二部分圍繞的是歐洲內部的矛盾,第三部分後續迴應從國際政治角度分析歐洲與美國的關係,更加係統。2003年,還沒有發生歐債危機和英國脫歐的年代,歐盟的睏境在於所謂自決權即歐洲憲法究竟是各成員國內部必須認可還是僅需布魯塞爾的那個總部認可?以及所謂歐洲各國共同的曆史和經驗,到底是否真的存在?畢竟東歐西歐北歐南歐相差甚遠。而站在今天看,東歐走瞭那麼多年依然沒有抵達西方,歐盟成員國貨幣政策不獨立不符閤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原則。那麼,歐盟的基礎究竟是什麼?或者說,一個民族國傢的基礎是什麼?共同的敵人(美國)麼?它就真的那麼需要完全相同的曆史和情感麼?求同存異又有何不可?可是,哪裏纔是必須同的底綫呢?除瞭歐盟內部以外,外在環境比如和美國的關係、恐怖主義帶來的新問題和新秩序,都深深影響著這個實體。
评分扯淡的居多,務實的很少。
评分看瞭四分之三放假落在傢裏瞭。基本三種聲音吧:所謂核心幾國的學者文章普遍比較主人翁,南歐想擠進去,東歐大抵是“嗬嗬嗬”的感覺。
评分隱形的盛宴。
评分他們需要@嬴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