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的传统》发展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观点,着重探讨了“五四”以来受过西方新思潮洗礼的现代作家、评论家对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建构,评点“新传统”建设者和继承者的功过得失,高屋建瓴,卓见迭出。《新文学的传统》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新文学的传统》奠定了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中的地位。全书深入地探讨了"五四"时期以后新文学的发展,从胡适、许地山到陈若曦等。作者对作家的功过得失评点客观公允,其理论架构高屋建瓴,其眼光卓见迭出!《新文学的传统》会是你研究新文学的最权威的参考资料!
夏志清,原籍江苏吴县,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1951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先后执教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等校。1969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教授,1991年荣休后任该校中文名誉教授。
夏志清是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权威。英文专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中国古典小说》(1968年)和《夏志清论中国文学》(2004年)。中文论文集有《爱情·社会·小说》(1970年)、《文学的前途》(1974年)、《人的文学》(1977年)、《夏志清文学评论集》(1987年)、《夏志清序跋》(2004年)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海外汉学家真可怕
评分无赖对台湾文学不熟。先生为学的精神值得学习。先生所谓的文学传统也还是比较犀利,当然只是他的个人观点。就是放在一本书里面,逻辑不太明确,拼凑之嫌。
评分夏志清先生继续一如既往的犀利:谓中国古典文学基无宗教精神,唯文辞优美,深得我心。
评分无赖对台湾文学不熟。先生为学的精神值得学习。先生所谓的文学传统也还是比较犀利,当然只是他的个人观点。就是放在一本书里面,逻辑不太明确,拼凑之嫌。
评分自然是不习惯夏志清先生这个“人文主义”的调子,在我看来,文学早就已经工具化和现象化了,是研究当代人生存境况的手段,坏的文学和好的文学对于研究来说一样有价值。而在夏先生这里,文学是本体意味上的,承载着个人和集体的命运,必须写出“大”的东西。也是站在这个角度上,他只看见了西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