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

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作者:范景中
出品人:
页数:197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1083888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贡布里希
  • 艺术史
  • 范景中
  • 艺术
  • 艺术理论
  • 艺术欣赏
  • 文化
  • 艺术史论
  • 艺术欣赏
  • 附庸风雅
  • 文化素养
  • 审美能力
  • 艺术修养
  • 生活美学
  • 阅读推荐
  • 人文关怀
  • 艺术史
  • 鉴赏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出生于一九○九年三月三十日,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有许多世界闻名的著作,其中《艺术的故事》从1950年出版以来,已经卖出400万册。本书收录了论述贡布里希及其著作的数篇论文。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序言
贡布里希与中国文化
人文科学的危机与艺术史的前景
贡布里希对黑格尔主义批判的意义
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
书籍之为艺术:赵孟頫的藏书与《汲黯传》
附录
范景中
悼念恩斯特•贡布里希教授
迈克尔•波德罗
追悼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
E.H.贡布里希
周年纪念的历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这个社会附庸风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希望,一个不懂得艺术欣赏,只知道疯狂捞钱的国家和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评分

如果这个社会附庸风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希望,一个不懂得艺术欣赏,只知道疯狂捞钱的国家和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评分

如果这个社会附庸风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希望,一个不懂得艺术欣赏,只知道疯狂捞钱的国家和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评分

如果这个社会附庸风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希望,一个不懂得艺术欣赏,只知道疯狂捞钱的国家和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评分

如果这个社会附庸风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希望,一个不懂得艺术欣赏,只知道疯狂捞钱的国家和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用户评价

评分

4.5,三年后重读,愈觉趣味良多:“有时候,沙龙里的一声低语,也让一个伟大的东西突然变得陈腐”,就是这种体验,这种流动的观看。贡氏指出,对“风格的原因和根源”的解答是一个学者进行艺术判断的基础。同时,组成语言的是颗粒状的词语,它间接地撞击图像的表面却成为“专家”(判断与选择的力量),而“事实”则是某种语言和实在的共同产物,这恰是“附庸风雅”的母题——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框架,继而做出评价?这不仅是对一个人智识边界的反思,更是对一个知识领域其范式的反思,但在当下这种“反思”已为常态,人类再也无法深入把握知识生产的精妙机器。正因如此,美学如此薄弱,以至于在社会学前不堪一击,逃往宗教的神圣领域,拥抱道德感,从wilden回到milden,也凑巧跨越了学科建制的某些知识壁垒。Perhaps not.

评分

4.5,三年后重读,愈觉趣味良多:“有时候,沙龙里的一声低语,也让一个伟大的东西突然变得陈腐”,就是这种体验,这种流动的观看。贡氏指出,对“风格的原因和根源”的解答是一个学者进行艺术判断的基础。同时,组成语言的是颗粒状的词语,它间接地撞击图像的表面却成为“专家”(判断与选择的力量),而“事实”则是某种语言和实在的共同产物,这恰是“附庸风雅”的母题——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框架,继而做出评价?这不仅是对一个人智识边界的反思,更是对一个知识领域其范式的反思,但在当下这种“反思”已为常态,人类再也无法深入把握知识生产的精妙机器。正因如此,美学如此薄弱,以至于在社会学前不堪一击,逃往宗教的神圣领域,拥抱道德感,从wilden回到milden,也凑巧跨越了学科建制的某些知识壁垒。Perhaps not.

评分

“他不过谈了六七分钟,但那谈话却像一个受了灵感鼓荡的人的谈话,他放佛从高空的某个山巅望尽了脚下人类进步的辽远曲折的道路,从史前混沌的息米立亚人岸边的朦胧阴影一直到光焰较强但仍然明灭不定的近代。”每每读到这段话,都会重拾对人类文明的一点点信心。

评分

当年考研之前读的,范老师的文字深得我心

评分

范先生,祝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