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农民与农会

国民党、农民与农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魏文享
出品人:
页数:36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6-1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4781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民国史
  • 魏文享
  • 近代史
  • 经济社会史
  • 经济史
  • 社会史
  • 目前比较客观可读的一部国民政府时代国民党农民组织工作研究……
  • 国民党
  • 农民
  • 农会
  • 中国近代史
  • 地方社会
  • 农村运动
  • 政治参与
  • 基层组织
  • 历史研究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民党农民与农会: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研究1924-1949》共分七章,内容涵盖传统乡村组织与新式农会的兴起;革命化政党与农民组织化道路;国民党执政后的农会重建;农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党政、乡绅与农会中的权势转移等。

作者简介

魏文享

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近代中国社 会经济史方面的研究。

目录信息

序言
绪论
一 问题缘起
二 学术前史
三 基本思路
第一章 传统乡村组织与新式农会的兴起
一 传统中国的乡村组织
二 重农思潮与晚清农会的兴起
第二章 革命化政党与农民组织化道路
一 政党一农协:中共的早期农运模式
二 中国国民党的农民组织观
三 国民党农会政策的转向
第三章 国民党执政后的农会重建
一 训政体制下的反思与重建
二 农会法令及政策之演变
三 农会组织发展状况
第四章 农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作
一 组织体系及治理结构
二 会员群与领导层
三 经费问题
第五章 党政、乡绅与农会中的权势转移
一 乡村权力网络中的农会
二 农会中的“党团”
三 乡绅与农会
第六章 农会与农政:农会与国民党的农业建设
一 政府农政体系中的农会
二 减租、农贷及合作社事业
三 农业推广与技术改良
第七章 农会与乡村秩序及民众教育
一 农会与乡村政治秩序
二 减租与秩序:浙江平阳县农会解散案解析
三 抗战时期的农会与乡村社会动员
四 乡村民众教育及公益
结语
一 国家及农民视野下的绩效评估
二 “权力依附”下的组织困境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似乎作者还在用研究商会的思路去做农会,所以一上来又出现了政治参与、维护自身利益和锻炼民权意识、政党及国家意志等熟悉的字眼。其实,国民党从来没有将农会发展成农村基础政权组织或者自治组织的打算,作为一个自上而下产生的组织,农会本质上只是国民政府推行农村事业和经济政策的一个工具,但绝非加强农村统治的工具,其性质决定了它很难成为国民党控制农村基层和改造乡村的武器,即便中共其革命的成功也是更多依赖自身的基层组织而非农会,过分强调农民通过农会等组织实现参政和自治是不可取的。对于农会未能改变国民党农村统治崩溃的原因,作者仍是归咎于土豪劣绅的把持,甚至认为国民党及政府的基层统治是建立在地主乡绅的基础之上所以不愿将地主排除出农会,而中共则是彻底打倒地主依靠贫雇农开展土地革命取得革命胜利等观点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

评分

内容资料比较详实,文笔一般可读性不高。结论从反面证明了国民党农民政策失败的原因在于不承认阶级斗争,试图建立模糊阶级,以职业为联系的社团。乡绅、地主、贫农无法在一个农会里和平共处,国民政府希望农会以和平的方式促使地主减租减息,但是无法实现。一旦农会手段稍稍激烈,立刻被政府认为是共匪作乱,农会即被迫解散。如此,国民党如何赢得中国最广大的农民基础?如何实现民生主义?结局自证。

评分

内容资料比较详实,文笔一般可读性不高。结论从反面证明了国民党农民政策失败的原因在于不承认阶级斗争,试图建立模糊阶级,以职业为联系的社团。乡绅、地主、贫农无法在一个农会里和平共处,国民政府希望农会以和平的方式促使地主减租减息,但是无法实现。一旦农会手段稍稍激烈,立刻被政府认为是共匪作乱,农会即被迫解散。如此,国民党如何赢得中国最广大的农民基础?如何实现民生主义?结局自证。

评分

似乎作者还在用研究商会的思路去做农会,所以一上来又出现了政治参与、维护自身利益和锻炼民权意识、政党及国家意志等熟悉的字眼。其实,国民党从来没有将农会发展成农村基础政权组织或者自治组织的打算,作为一个自上而下产生的组织,农会本质上只是国民政府推行农村事业和经济政策的一个工具,但绝非加强农村统治的工具,其性质决定了它很难成为国民党控制农村基层和改造乡村的武器,即便中共其革命的成功也是更多依赖自身的基层组织而非农会,过分强调农民通过农会等组织实现参政和自治是不可取的。对于农会未能改变国民党农村统治崩溃的原因,作者仍是归咎于土豪劣绅的把持,甚至认为国民党及政府的基层统治是建立在地主乡绅的基础之上所以不愿将地主排除出农会,而中共则是彻底打倒地主依靠贫雇农开展土地革命取得革命胜利等观点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

评分

似乎作者还在用研究商会的思路去做农会,所以一上来又出现了政治参与、维护自身利益和锻炼民权意识、政党及国家意志等熟悉的字眼。其实,国民党从来没有将农会发展成农村基础政权组织或者自治组织的打算,作为一个自上而下产生的组织,农会本质上只是国民政府推行农村事业和经济政策的一个工具,但绝非加强农村统治的工具,其性质决定了它很难成为国民党控制农村基层和改造乡村的武器,即便中共其革命的成功也是更多依赖自身的基层组织而非农会,过分强调农民通过农会等组织实现参政和自治是不可取的。对于农会未能改变国民党农村统治崩溃的原因,作者仍是归咎于土豪劣绅的把持,甚至认为国民党及政府的基层统治是建立在地主乡绅的基础之上所以不愿将地主排除出农会,而中共则是彻底打倒地主依靠贫雇农开展土地革命取得革命胜利等观点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