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南京大屠杀中救了大约20多万中国人而闻名,被世人尊敬地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拉贝日记(精装典藏版)》是记录南京大屠杀事件最翔实的珍贵史料,所记述的都是拉贝本人的亲历,内容具体而真实。同时,还收集了拉贝当时拍摄的几十张照片,并且每幅照片都有详尽的说明。因此,无论是对于专门研究历史的工作者来说,还是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它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拉贝故居,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 其实它离我很近,很近,因为它离我在南京的寓所很近,每次从地铁珠江路站出来,穿过小粉巷遍是汉口路,走几步便是家。但是你不注意看,一眨眼它就会从你眼前溜过去,因为它不过是小巷子口一所安静的小洋楼罢了。 但是它离我却那么的遥远,...
评分关于二战,关于南京大屠杀,张纯如借用了邱吉尔的一句话:"忘记历史就是重蹈覆辙". 厚厚的一本书,断断续续地看了将近一个月.也许是书中的内容太压抑,也许是过往的伤疤提示我们这一切太沉重. 书中有段内容讲到,唐生智为了逃亡不惜抛下百姓,所谓的政府在灾难面...
评分建立难民营,保持中立,其实就是投降的意思。不晓得沦陷前的南京是怎么样的,但肯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跟他们拼了,一种是能活就活。于是勇敢的,都去了前线,有钱的,都去了陪都,没钱的,就只能被杀被轮奸了。 其实,抗战期间,领导人是个尴尬的角色~打,如果打不过把日军惹...
评分好人=责任感+道义+承受危险+竭尽全力=拉贝 这个公式很不确切,但是在七百多页的日记和资料摆在面前时,你只能想到这些。 拉贝是个好人,并没有太大野心,有很多困扰,加入了国社党却并不清楚其作为,在他这里,红卍字旗成了保护无辜难民免遭屠戮的工具。他珍惜生命,却能...
评分参加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心里很是震撼,然后立马回到学校图书馆借了本拉贝日记。我觉得自己必须对这个事实有更深刻的了解 必须记住这个事实 ,当然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去仇恨这个国家,可我们要想为什么是南京大屠杀而不是东京大屠杀,也许你要说我们中华民族根上就没有这劣...
南京大屠杀记实
评分当初就是看了电影《拉贝日记》才去买书看的,外国人眼中“真实的南京大屠杀”!
评分让和平年代的我,真正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认识到了战争年代人们的悲惨生活,那令人不愿相信的事实。让我这个被美化的战争蒙蔽双眼的90后真正了解到战争的恐怖。从此决定尽我所能在日后的日子里让人们远离战争,尽我自己的微薄之力,借以报答拉贝。
评分真正伟大的人或许从未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是想成为伟大的人,只是一个智慧善良勇敢正义的平凡人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做出的本能反应。一定抽空写篇读后感。
评分死尸的沉重压迫着我,使我艰于呼吸。相较第一次读时对拉贝的佩服,第二次的关注重心已经转移到当时的政府和军队上了——一个国家的首都惨遭日军的肆无忌惮的蹂躏,这里的居民竟然只能由几位本无其责的外国人来担负起保护的使命,真是耻辱之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