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教育 薛涌 高等教育 社会 文化 北大 思想文化 中国
发表于2025-02-02
北大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大学必须放在西方社会自治的传统中才能理解。大学的成立,就是共同体的自治,就像是中世纪欧洲那些自立的行会一样,自己制定规则,并自愿受这些规则的约束。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人人有责任,学生当然也有责任。这一点,当今中国大学的师生恐怕大部分都不理解。
只要学生们有自治的意识,不要等着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大家聚在一起读书、讨论、组织活动,这就成了个不错的大学了。如今虽然外在的环境很难改变,但我相信:如果莘莘学子们对自己在大学中的人生使命有高度的自觉的话,他们至少还是能够自己教育自己的。
什么是大学生活的核心?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disputation(论辩)。这种“论辩”,并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中默然进行的是非辨析,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努力。
现代社会是通过文献组织起来的。无论是在官僚系统还是在企业,文献体现着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如果你不能参与写作这些文献,不能有效地阅读这些文献,你就无法担任任何中高层的工作。
许多在大学里学习“无用”的东西的人,日后往往成为特别“有用”的人才。你查查美国企业总裁的学历就知道:拿MBA的人确实不少,但在本科时就读企业管理的人却不多。相反,许多人本科读的是文学、历史、艺术、中世纪研究等“无用”专业。
第一,大学是一个求知者的精神共同体;第二,师生的关系,不管是从心灵上还是从空间上都非常密切:大家住得很近,可以随时坐而论道:第三,真理是辩出来的,不是死记硬背地“学”出来的:大学要训练学生发展自己的论断,并能够应付不同观点的挑战,在思想的交锋中说服别人。
你看美国的常青藤,大部分学校的本科没有工商管理类的学位。只有宾西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学院等少数例外。美国好的商学院,一般也避免要那些本科学管理的学生,觉得这样的人视野太窄,缺乏领袖素质,而希望招募学人文的那种具有领袖素质的人才。
人关怀什么,就决定了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一个只关心自己下个月工资的人.也许一辈子都会为是否能拿到下一张工资单而操心。如果你关心人类命运、社会公正,你就更可能成为领袖。
中国公众意见领袖
聚焦高等教育中的132条常青藤法则
薛涌,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获耶鲁大学历史博士,现在美国任教。已经出版有《美国是怎样教育精英的》《草根才是主流》《一岁就上常青藤》《仇富》等书。他长期为海内外报刊撰写评论文章,被认为是中文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他的新浪博客有2000多万的访问量,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读者,是国内思想文化类博客的冠军。
: G649.2/4731
评分扼杀式教育已然难改变,感到惋惜...学会批评性阅读吧,包括对此书本身。
评分课堂只有变成一个多重叙述的场所,才能反映世界的复杂性。
评分这个暑假最大的收获除了重读金庸,就是发现了薛涌
评分今天去中关村图书大厦又把这本书翻了一遍。。。。。。批判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作者薛涌的个性也极为鲜明,但读此书时我的感觉并不舒服,总觉得他无非在一个层面上拥有比其他批判者更犀利和尖刻的特质(这和他的受教育及工作背景有关吧),却无法达到我所欣赏的更高的境界。
内容勉强过得去,谈谈北大的教育,顺便批判批判 但是称之为书就不像话了,这也就是几篇个人日志,没有书的整体感,没有提炼出什么核心的观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没什么价值的书,建议不要浪费时间看了
评分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时,钱老曾发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来杰出的人才?”据说温总理曾为此认真求解,聘请了国内著名的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讨论,但,得到的结果并不能让总理和钱老满意……如今钱老走了,“钱学森之...
评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电子版只有部分内容,从作者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批判中所得小结如下: 1.将自身的不足应尽量归于内因,多思量自己应该怎么努力学习以改善自身。减少将其归于外因的念头,谨防牢骚太盛而去抱怨教育体系差。 2.应重视通才教育,这亦是民国...
评分内容勉强过得去,谈谈北大的教育,顺便批判批判 但是称之为书就不像话了,这也就是几篇个人日志,没有书的整体感,没有提炼出什么核心的观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没什么价值的书,建议不要浪费时间看了
评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电子版只有部分内容,从作者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批判中所得小结如下: 1.将自身的不足应尽量归于内因,多思量自己应该怎么努力学习以改善自身。减少将其归于外因的念头,谨防牢骚太盛而去抱怨教育体系差。 2.应重视通才教育,这亦是民国...
北大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