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傅国涌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
出版时间:2006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4323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傅国涌
  • 杂文
  • 知识分子
  • 随笔
  • 历史
  • 自由主义
  • 散文:随笔
  • 知识分子研究
  • 偶像
  • 黄昏
  • 青春
  • 成长
  • 孤独
  • 追寻
  • 幻灭
  • 自我
  • 觉醒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偶像。他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一份报纸或者一所大学,等等。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承载了过重的道德化精神的分量,在历史、文化与道德的场域中充满张力,并在大众传媒的合力策划中被推上历史文化的顶峰。

我们只是怀抱着一个简单的信念:时代所给予的道德光环必然得接受时代的严正评判。在这个信念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坚强地说:“我不害怕你们剥我的皮,因为那下面,都是鲜红的血肉。”……

作者简介

傅国涌,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毕业于温州教育学院,曾在中学任教。1999年开始写作,以历史随笔为主,在《书屋》《随笔》《读书》等10余家报刊发表100多万字。文章曾多次被转载,并入选《大学人文读本》、《2002中国年度最佳随笔》《2003中国年度最佳随笔》、《2002年中国随笔年选》、《2003年中国随笔年选》、《2002年杂文精选》、《2003年杂文精选》等。著有《金庸传》、《走近叶公超》、《笔底波澜――百年言论史的一种读法》等。

目录信息

偶像的黄昏:从金庸到“金庸酒”—一兼谈金庸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人格的难产另一个李敖张元济:力倡“中华民族的人格”“羊性”、“狼性”与心中的“鬼子”。——我看《鬼子来了》打翻的五味瓶—一中国人走近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向继东和《湘声报》“文化·沧桑”副刊——兼说影响过中国历史的副刊亵渎神圣——对两次王朔现象的一点思考“那是揭开就会流血的伤疤”吕旋是一面镜子文化的底气毋忘史家的传统一个中断的学统过去的中学原谅与忏悔“死别幽梦已茫茫”有多少书可以重读?出版界需要道德承担吗?卖书岂能不知书?学术论文“新八股”爱因斯坦怎样走近中国?诗人流年不似水那盏灯熄了何兆武的《文化漫谈》废除科举制百年祭苏珊·桑塔格的意义“不能不喜爱‘傻瓜’和‘学生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贫富之间的个人所得税和余世存关于《非常道》的对话比二0六个县无律师更重要的重要的是培育社会理性——与崔卫平对话大学生“陪读”现象的忧思大学生平均年消费超万元背后丘成桐呼唤大学生做学间的热情“高校改名热”的误区研究生失业不是偶然的“有知识、没文化”现象之忧高校学费岂能不顾国情公众为什么厚“丘”薄“杨”?“象牙塔”为何沦为“重灾区”?——从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的感慨说起“艺考热”背后的“明星梦”呼唤人的教育 ——一读《沙坪岁月——重庆南开校园回忆录》高考:莫把手段当目的“救救孩子”:教育不公成为众矢之的是谁夺走了孩子天真的童言? 金钱可以买来道德吗?“创建文明城市”能靠背诵吗?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迷信 “县一中模式”还要行多远?语文不是脑筋急转弯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偶然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本来是打算放假回家前借两本书在路上看,在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印象中《偶像的黄昏》是尼采的一本书,就取下来看看,原来不是,就顺便看了下第一篇文章,谈金庸的,很新鲜,很独特,又看看目录,后面的文章有些挺吸引我,就借了回来。 ...

评分

很偶然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本来是打算放假回家前借两本书在路上看,在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印象中《偶像的黄昏》是尼采的一本书,就取下来看看,原来不是,就顺便看了下第一篇文章,谈金庸的,很新鲜,很独特,又看看目录,后面的文章有些挺吸引我,就借了回来。 ...

评分

论述的对象,是二十世纪文化界的偶像。往事需要回首,否则,我们都将忘记自己。 有几篇写的不错,分析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缺陷。但一路读来,作者的观点、研究似乎没有逐步深入:分析不同人物的篇章,最终都归入一个源流,而这个源流是本于作者自己对中国文化、人性内在缺陷的理解...  

评分

论述的对象,是二十世纪文化界的偶像。往事需要回首,否则,我们都将忘记自己。 有几篇写的不错,分析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缺陷。但一路读来,作者的观点、研究似乎没有逐步深入:分析不同人物的篇章,最终都归入一个源流,而这个源流是本于作者自己对中国文化、人性内在缺陷的理解...  

评分

论述的对象,是二十世纪文化界的偶像。往事需要回首,否则,我们都将忘记自己。 有几篇写的不错,分析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缺陷。但一路读来,作者的观点、研究似乎没有逐步深入:分析不同人物的篇章,最终都归入一个源流,而这个源流是本于作者自己对中国文化、人性内在缺陷的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 I267.1/2263

评分

有良知,但没有创新或提纲挈领的观点。作者沉溺于自己的文化研究无法自拔,也许读书甚多,思考能力却是有限。最有感觉的一句话是:“毕竟人在世俗生活的污泥浊水中可以时常抬头仰望星空的。”

评分

“怒其不幸,哀其不争。”“我不害怕你们剥我的皮,因为那下面,都是鲜红的血肉。”

评分

有几篇写得很耳目一新 有几篇我希望能谈得再深一点

评分

有几篇写得很耳目一新 有几篇我希望能谈得再深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