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的國度:文學評論集》是2003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庫切的文學評論集,收入發在《紐約時報》或《紐約客》上的文論26篇,這些文論寫於1986-1999年間。庫切不光是被公認的經典作傢,還是一位著名的學者,他兼通文理,學識駁雜,不亞於博爾赫斯。他的文學評論有相當的分量,那隨筆式的文論很具親和力和可讀性。他不但論及瞭18至19世紀的作傢如笛福、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等,還剖析瞭博爾赫斯、奧茲、萊辛等20世紀的文學巨匠。優美的文筆和較高學術價值使之成為不可多得的文學評論集。
J.M.庫切,1940年齣生於南非開普敦,先後在南非和美目接受教育。他著有十部小說,除此尚齣版有學術論文、翻譯著作和文學評淪。自2002年開始,他定居於澳大利亞。2003年榮膺諾貝爾文學奬。
1 在《塞缪尔·理查森的<克拉丽莎>》中,J.M.库切(J. M. Coetzee)数次强调他是以“自己的读法”来理解《克拉丽莎》传递的意义。对于文本的解读,库切是保持着谨慎的,在大部分时候,他都将自己的思维与他所提到的作家或者作品有意的分隔来开,以免影响对作者真正意图的表达。...
評分10日晚9时10分,岐山县凤鸣花园小区3号楼发生爆炸,造成3号楼二单元6楼西户女主人死亡,14岁的女儿因在阳台,躲过一劫。 昨日,记者来到发生爆炸的花园小区,3号楼周围停了数辆警车和一辆消防车,事发单元楼周围拉起了警戒线,发生爆炸房子的客厅一侧窗户玻璃被震碎,...
評分 評分大家好,我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 本书再版的时候我对全书的人名地名进行了修订,并对个别句子做了修改,黄底表示标准人名地名大字典中查不到,我按相近词条确定了一个标准后进行了全书统一,备注部分就是备注了ORZ 汪老师是一位非常棒的译者,嗯。其他我也说不出啥了。 时间仓...
評分參考價值不算很大,雖然庫切真的很博學,其視角常有獨特之處,文風又平易近人。《內心活動》應該會好點。
评分以冷靜客觀翔實的筆調、異鄉人的姿態信手拈來,結構、文字分析,亦不乏生活八卦,似乎散文式文論的庫切較之小說的庫切更自信,還偶爾流露齣一絲幽默。
评分庫切的觀點和蘇珊桑塔格形成某種程度上的對立,他把批評看作積極的解構行為,最具質疑精神的批評恰恰是經典用以界定自身、從而得以繼續存在下去的東西。四星給陀思妥耶夫斯基、裏爾剋、布羅茨基、奧茲四篇,其實大部分作傢還是讀過的,像庫切這樣親民的大師評論也很難得,無奈還是會有深深的陌生感,戈迪默《偶遇者》、馬哈福茲《韆夜之夜》、魯西迪《午夜之子》、奧茲《地下室裏的黑豹》、裏爾剋《給青年詩人的信》待讀。
评分總的來說,寫南非的要比寫彆的國傢的評論要好、要深入。彆的部分,當然也有閃光點,比如對《剋拉麗莎》強奸故事的彆緻解讀,對拜厄(雅)特“文獻學”寫作方法及其動機的不解(P211),對關於翻譯秉持如“非英文作傢就像用英文寫成的那樣”的庸見的質疑(P202),等等。庫切把作品置於作傢個人所處時代尤其是政治環境來加以討論,或許是這個集子的優點(比如,作傢的責任擔當),但對我來說卻是明確的缺憾。因為,文學並非社會學政治學的延伸,它有它自己要探討的獨特事物。
评分沒想到庫切的文學評論寫的這麼的.......恩.....後半部分寫非洲和南非作傢的更好,但庫切還是太遮遮掩掩瞭!就像《夏日》裏馬丁一節有說到的“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他極少談論自己創造力的來源,部分原因是齣於我提到過的那種與生具來的隱秘氣質。不過,這也使人想到他是不情願探查自己靈感的來源,好像這方麵自己過於清醒會使他緻殘。”的那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