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的书总是让人读了以后产生巨大的共鸣,激情澎湃,内心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怜悯出来。自哀自怜。 觉得在强烈的痛苦的刺激中有了快感。 是一种“刻奇”的情绪吗? 然后就感觉精力被耗尽,被抑郁所捕获与笼罩。 就像酒一样。喝酒时是快乐的,然而却要被随之而来的呕吐与宿醉...
评分读的是张佩芬老师翻译的版本。读书这种东西是主观的事情智者见智吧,看到莫特变成盖特露德的未婚夫的时候就断定他们不会幸福。因为彼此相爱并不相知,在各自的痛苦里挣扎。看了一些书评说柯恩为什么没有阻止,毕竟是爱了一辈子的女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选择,选择了就要...
评分首先对这本书 是喜爱的黑塞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27岁了。整部作品 充斥着一种诗性的语言。这部优美的小说甚至可以把它当做散文去读 。总部内容充斥着作者对人生, 友情 ,爱情, 音乐, 的思考 态度 看法 总结 更多的是经历。以及哲理般的思考 作品显得大放异彩 对我来说 它...
评分p1 我似乎喜欢生活中那些最沮丧的日子甚于那些开心的。如果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自觉接受必然,真正饱尝生活的苦与甜,在掌握外在命运的同时也要赢得那内在的、根本的、绝非偶然的命运的话,那么我的生活就既不贫乏也不糟糕。 如果说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我的外在命运是必然的...
评分每个人生活的处境总是在不断变化 大多数时间里我们总是在等待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在一次绝望的时候对我说过 :“我的一生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等待中度过。” 即使当时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才不到二十四。 看到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时,就引起了我一定的兴趣,谈的是关于幸福的理解,(...
读的是远流出版的,柯丽芬的译文。
评分读的是远流出版的,柯丽芬的译文。
评分读的是远流出版的,柯丽芬的译文。
评分读的是远流出版的,柯丽芬的译文。
评分读的是远流出版的,柯丽芬的译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