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诺顿(1903-1992),英国作家,以幻想系列“借东西的小人”闻名,该系列一共五本,畅销多年,在英美家喻户晓,曾获1953年卡内基儿童文学奖,2007年入选“七十年来十大童书经典”。
一个患病的英国小男孩被送往乡间姑婆的老宅中休养。寂静中他发现了在古宅里的一个秘密:借东西的小人。借东西的小人只有铅笔一般高,他们把家安在房子的地板下,靠从楼上的“巨人”那里“借”东西为生。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被“看见”。
借东西的小女孩阿瑞埃蒂在门外草丛里被小男孩看见。好心的小男孩弄好帮助这一家小人借东西,还充当信使,为他们和住在别处的亲戚送信。但好景不长,妇管家也发现了小人一家,她关住小男孩,找来警察、猫和捕鼠专家对付小人。万分危急之际,小人一家是如何成功逃脱人类的追捕的呢?
期望获得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是对孩子们来说最有吸引力的白日梦之一。几乎没有哪个作家像Mary Norton(1903-1992)这样对这个普遍的向往进行了如此热忱而充满丰富想象的回应。 Norton有关这个六英寸高小人儿组成的家庭的故事1952年在作家的家乡英格兰首次出版,并获得了著名的...
评分当当上买来的,看过之后就两个想法:1、我好想有这样的小人,哪怕一个也好,于是平时爱上了那些适合他们使用的小茶具啥的,幻想有一天有一个小房子给我家地板下的小人来使用;2、好想知道后面的内容哦。
评分我小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时间非常渴望得到一个小人儿,能跑会动可以讲话的小人儿。 原来这样的心情很多人有过。 那时候,我得到了一个精致的榕树盆景,一棵具体而微的树,茂密的树冠,微微飘拂的气根,树下的地上有一片嫩绿的圆叶小草,甚至树干上还缠着根青翠的藤。我刚看过...
评分让我轻易就能够相信这种小人存在的原因在于自己是个丢三落四的人。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东西找不到了,那个东西也找不到了,明明记得放在这里的,怎么会突然消失了?还有作者那种观点:如果这种小人不存在,那么生产别针什么的厂家每天在不停地生产同一种产品,却总是有人...
评分星期五下午的儿童文学概论课,我看完这本小书。下课后,迫不及待地回宿舍重新看一遍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我更喜欢宫崎骏的改编。故事里的小男孩变得更加温柔,而阿莉埃蒂有宫老画笔下惯常的影子,他的女主角们无一例外都是勇敢的,明朗的,坚韧的。 小说的结尾是男...
先看了宫崎骏的《借物小人阿莉埃蒂》,才来搜原著。书籍和动画片的不同就在于,书籍想要描述清楚小人的大小、比例、尺寸、相对于我们印象中的实物的大小以及生活习惯、方式,就要费好多的文字。而动画片只需要小人物一出现在画面里,我们瞬间就会明白他们究竟大概多高了。所以书才有这么厚,而对于1952年就获奖的一本如此可爱的童话书来说,它已经相当优秀了。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幻想过小人只有火柴盒大小,就像《拇指姑娘》。其实要感谢宫崎骏把这本书改编成了动画电影,让我心里有了阿莉埃蒂、波德、霍米莉自己小男孩的具体样子,并把小男孩和阿莉埃蒂之间的感情做成了主线,让人心里更明朗更温暖。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小杯子小碗小盘子小桌子小抽屉。
评分啊哈,住在英国乡间的借东西的小人,也完全是英国乡绅的习性啊。那么多个不一样的小人家庭,构成了与我们通行相同法则的微观世界,老了的爸爸在窗帘上左右为难,妈妈也会絮絮叨叨地说着邻家的等级和习性,住在不同房间的小人们吃着不一样的东西,全是绵密琐碎又温暖的家事,还有两个小人儿相遇对对方世界的好奇和否认,和宫崎骏沉静温柔的小人世界几乎完全不一样。
评分看三体看到快死,我要来看儿童文学治愈下自我~恩,阅毕感想:以后专心看推理(倒地吐血中
评分果然我更喜欢宫崎骏的版本TuT……不同之处,想想耐人寻味。争取另写一篇~
评分汗,难道是我老了么,看童话没什么感脚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