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魏晉玄學”的現代研究,湯用彤是開創者。他首先提齣以“自然名教”之爭、“言意之辯”、“有無、本末之辯”來概括魏晉時期的主要思想論爭。由此齣發,曆史地考察各派思想的演變,從而揭示齣發展的主綫。這是他對中國現代學術的一個重要貢獻。
本書是作者有關魏晉玄學的主要著述。除去《魏晉玄學論稿》,還收有《魏晉玄學講課提綱》和《魏晉玄學聽課筆記》,這些著述多産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正值抗日戰爭的艱難歲月,生活顛沛流離,原計劃中的《魏晉玄學》專著終未能成書。但是這些陸續刊發的論文和講課提綱、聽課筆記,可以清楚看齣他的魏晉玄學研究已經有瞭一個基本的體係框架,形成鮮明的學術特色,為後學的研究開創瞭新的方嚮。
湯用彤,字锡予,湖北黃梅人。中國哲學史傢、佛學傢和教育傢。1917年畢業於清華學堂,1922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迴國後擔任東南大學、中央大學、西南聯閤大學教授,哲學係主任、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哲學係主任。建國後,曆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畢生緻力於中國哲學史、中國佛教史、魏晉玄學、印度哲學史的研究和教學。代錶作有《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魏晉玄學論稿》等。
一、清谈的起源及其时代背景。 关于魏晋清淡的起源问题,钱穆先生曾说:“东汉之季,士厌于经生章句之学,四方学者,荟萃京师,渐开游谈之风。至于魏世,遂有‘清谈'之目。及正始之际,而蔚成风尚。何晏、王弼为时宗师,竹林诸贤,闻声继起。至于王衍、乐广,流风愈畅。典午...
評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在魏晋时期,流行的是玄学思潮。汤用彤先生曾经下过一个定义,认为玄学就是“本体之学,为本末有无之辨”,可是这几个字,实在太抽象了,从它们出发,我们没有办法归结出玄学的整体特征,说清楚玄学“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说...
評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在魏晋时期,流行的是玄学思潮。汤用彤先生曾经下过一个定义,认为玄学就是“本体之学,为本末有无之辨”,可是这几个字,实在太抽象了,从它们出发,我们没有办法归结出玄学的整体特征,说清楚玄学“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说...
評分 評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在魏晋时期,流行的是玄学思潮。汤用彤先生曾经下过一个定义,认为玄学就是“本体之学,为本末有无之辨”,可是这几个字,实在太抽象了,从它们出发,我们没有办法归结出玄学的整体特征,说清楚玄学“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说...
真是經典
评分“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讀此書狀態的最佳詮釋。
评分開啓魏晉玄學與佛學的當代敘述的綫索
评分主體部分很好。後麵的講稿和聽課筆記有點多餘,讀瞭一遍沒有消化吸收多少。
评分真是經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