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阅读中国

我们怎样阅读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作者:苏小和
出品人:
页数:24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112487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苏小和
  • 经济
  • 中国
  • 独立阅读
  • 经济学
  • 文化
  • 思想
  • 社会
  • 阅读
  • 中国
  • 文化
  • 思想
  • 文本
  • 理解
  • 批判
  • 反思
  • 方法
  • 视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由”和“经济”是贯穿于整本书的两个关键词。作者沿着阿马蒂亚.森内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的思维范式,对当下中国的各种经济现象、人文和社会现象,进行了碎片式的思考。在这里,自由既是一种经济条件,也是一种人权条件;既是一种生活条件,也是一种精神条件。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怎样阅读中国》是一名中国人解构旧有知识,重构现代知识的真实记录,是一个具体的个人对中国问题的自觉阅读与思考——既不同于传统知识分子的文人趣味,也不同于学院经济学家的阐释,在经济学与人文学的结合点上,本书做到了比较理想的整合。

作者简介

苏小和,著名财经作家、财经独立书评人,在《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新京报》、《东方早报》、《上海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开设经济学专栏,与王晓渔、戴新伟、成庆等人发起运作Ⅸ中国独立阅读报告》。三年以来,以倡导公民社会常识阅读为价值观,影响了海内外一批真正的阅读人群。曾出版《过坎》、《局限》、《自由引导奥康》、《逼着富人讲真话》、“启蒙时代》等著作,部分商业案例收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案例库。

目录信息

上卷 以自由看待经济

谁也不是帝场的看客
那些在路上的农民工
阿玛蒂亚·森的良知
中国经济增长的四个维度
侯家驹的中国经济史观
龙象之争,从自由开始
跟罗斯巴德学习经济转型
麦迪森的赞美
每个人的全球化
那些违背常识的赞美
那些有思想的企业家
穷人银行的中国难题
人人都是小蜜蜂
那些悲伤的事故
索托的忠告
我们的信心与市场有关
与其施舍,不如相信
这是一个贸易打造的世界
争鸣是一种传统美德
韩长赋的“第三元”理论
这个时代的经济学家
周其仁的批评与克制
张维迎的行为艺术
吴敬琏的教育诗
中国不需要凯恩斯
克鲁格曼对中国经济学的意义

中卷 以自由看待历史

我们如此不了解自由
许倬云的难题
杨天石的路径依赖
我们怎样阅读中国
我们都是萨义德
陶菊隐写的历史可信吗
我和何兆武之间的距离
谁能发展余英时
黄仁宇的“缅北意识”
阁楼里的胡适
宗自华的瘸
夏志清的启示
谁在拿侯永禄做试验
件么叫做“反行为”

下卷 以自由看待生活

小心翼翼说出自己的观点
冯象的才华
犬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敬畏是一种方法论
张五常是个经济人
我和田松有共同的忧伤
愧对梅兰芳
背时的战争
跳出二元判断的陷阱
丧钟为谁而鸣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相较那些直面思想和矛盾最深处的文字,书评只能算是三线之外。因为即便是恒久远、永流传的那些经典书评作品,也首先把自己所依仗的那巨人的肩头事先表明无遗。在价值观强烈对抗的时代里,书评往往多数是给人一种隐蔽的姿态,在大量的对原著精神的叙...  

评分

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相较那些直面思想和矛盾最深处的文字,书评只能算是三线之外。因为即便是恒久远、永流传的那些经典书评作品,也首先把自己所依仗的那巨人的肩头事先表明无遗。在价值观强烈对抗的时代里,书评往往多数是给人一种隐蔽的姿态,在大量的对原著精神的叙...  

评分

士魂商才(序)   认识苏小和兄是在一个网上的诗歌论坛里,那时候,我们都还是文学青年。中国的诗人们平日见佛杀佛,一旦碰到民族国家的菩萨,立即纳头便拜。有次不知因为什么事情,论坛上又充满了极端民族主义的声音。我退避三舍,隔岸观火。这时,看到一个网友坚持不合时...  

评分

要读懂当代中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前两年,张五常教授宣称,他在中国看到了中外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最好的自由市场,但这个人间乌托邦被《劳动合同法》终结了。过去一年来,“中国模式”之说会突然兴起,而且有不少外国政学名士与中国学者合唱。这些人士相信,环顾...  

评分

翻开这本《我们怎样阅读中国》,我想起的第一件事,是自己曾十分认真请教苏,关于阅读,能否给些指导意见。 今天看来,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意图诚恳,却也空泛无指,毕竟阅读是一件私事,又何谈“指导”?苏却未推辞,而是耐心介绍他的阅读经验:先读前言后记,粗解主旨大意;...

用户评价

评分

important work.

评分

看开始觉得很有意思,后来发现我看跟经济相关的总是无法深入 >_< 看开头,以为会对阅读中国方式带来很大改变;看了若干,然后发现似乎改变不很大。

评分

这是一本绝对被低估的书啊,

评分

2009-12-23;强烈推荐。读了一下午。这本书是作者开始独立思考后的点滴记录,其思考是建立在个人的自由的基础上。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这本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中提到了很多著作,我做了一些记录,这些著作亦为我指明了一条独立阅读的道路。最大的收获是,从纠缠于观点的思考方式中解脱出来,关注于事实和方法论。事实上,观点只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利用方法演绎推导的副产物。读书不仅要读书中的观点,更要体会作者得到观点的方法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毕竟,我已经过了一味接受观点的阶段。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但我还有一个疑问:这本书读过一遍后,是否有读第二遍的必要?等过一阵子,我再翻翻看。 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引用并不准确,且有印刷错误。 《冯象的才华》 pp.214 记得告别的时候,冯先生说,其实,辩论最能凸现一个人的贵族气质,要学会守住底线,要学会守住辩论的场域,无论何时,坚守价值体系,保持对对手的尊重,才是一切方法中最高贵的方法。而这,正是法学的起点和终点。

评分

:F12/439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