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于1975年赴美国留学,攻读英美文学。1983年,她应中央大学之聘,回到台湾教学。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现定居德国法兰克福。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书,我见一本爱一本,因为她的文笔实在太好了,她的思想实在太犀利了。虽然这本《美丽的权利》,只能算半部她的作品,因为里面夹杂了很多其他在报刊上跟她论争的笔者的文章,但我仍然觉得很喜欢,值得买回来收藏,推荐阅读。 这本书的文章分了三大块,发生在...
评分看的龙的第一本作品是《孩子,你慢慢来》,被字里行间的温柔所触动,喜欢她用对形容词的娴熟运用,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感知世界。因为好奇,翻了这本《美丽的权利》,而这本书更多是对于女性(小姐什么),人权(幸亏我不是新加坡人),社会现象(上海男人)的思考与讨论,部...
评分 评分用了两天把这本书读完了,之前并没看过龙应台的书,只读过几篇文章,但就这几篇文章便让我对她刮目相看。这本书的基调跟之前的文章完全不同,但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三十年前的文章,谁还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但确实这书写的挺容易的,都是过往报上的文仗,但是这就是名人效应,...
评分托嘉陵江三座大桥限号的福,让我心安理得把车扔公司里每天挤轻轨上下班,因此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阅读,虽然3号线挤得人分分钟变形,但我上车早,倒也能找到正对座位的位置,拉着扶手可以坦然地看书。 最近在看龙应台《美丽的权利》,这是一本新编的合集,本来分为《美丽的权利》...
一个写后殖民主义下叙事模式中女性话语缺失论文的小魔都受不了的一本书
评分大女子主义有点尖锐
评分属于两性评论文学
评分文字还没有形成风格,想法比较独立之作
评分读不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