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藝術與創作

混音藝術與創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郵電齣版社
作者:William Moylan
出品人:
頁數:360
译者:
出版時間:2009-9
價格:7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15200877
叢書系列:音頻技術與錄音藝術譯叢
圖書標籤:
  • 音樂
  • 錄音
  • 後期
  • 技術
  • 混音藝術與創作
  • 工具書
  • 音頻處理
  • 音樂製作
  • 混音
  • 音樂製作
  • 音頻工程
  • 創意創作
  • 音樂技術
  • 數字音頻
  • 聲音設計
  • 後期處理
  • 音樂理論
  • 實踐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作者William Moylan博士曾經與包括爵士樂、流行音樂及古典音樂等多個領域的頂尖藝術傢閤作過。他的錄音作品被許多大唱片公司和獨立唱片公司發行,獲得廣泛認可,並獲得多個格萊美提名。20年來,他一直是一名齣色的教育傢,一名積極的錄音工程師和製作人,現在還是馬薩諸塞大學洛維爾分校錄音技術專業的教務主任和音樂教授。

本書嚮你介紹錄音和縮混的美學,幫助你提高思考聲音及其特性的技巧。本書還對混音的理解和加工提供瞭一些清晰而係統化的方法,幫助你識彆、評價和塑造你在錄音中所需的藝術要素。

William Moylan在本書中介紹瞭聲音和音樂中的各個方麵在錄音過程中是如何被加工和塑造的,並通過甲殼蟲樂隊的錄音對此進行分析。

書中每一章都包含瞭一些小練習,鼓勵讀者深入思考在錄音的計劃、實施和評價過程中的創意、藝術和技術過程。

本書為“傳媒典藏”音頻係列圖書中的一本,全套書引進自全球著名傳媒齣版社Focal Press,該齣版社已有70年的傳媒圖書齣版曆史,擁有眾多國際專業領域內的大師級作者。此套圖書含音頻技術和錄音技術方麵的圖書20餘本,已經齣版的有《音響係統設計與優化》、《錄音師實戰技巧》、《MIDI手冊》、《數字影像聲音製作》、《電視音頻工程師實用手冊》、《音頻製作軟件應用手冊》,除此次隆重首發的《混音藝術與創作》外,其他該係列圖書也將在近期陸續齣版。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定義錄音的藝術:錄音中的聲音特性與審美特質
1 聲音的元素和錄音 3
1.1 聲音的狀態 3
1.2 聲音的物理維度 5
1.2.1 音色 6
1.2.2 空間 9
1.3 聲音的感知參數 14
1.3.1 音高 14
1.3.2 響度 16
1.3.3 持續時間 17
1.3.4 感知中的音色 19
1.3.5 空間特性 21
1.3.6 感知參數間的相互作用 28
1.4 小結 31
練習 32
2 錄音中聲音的美學和藝術要素 33
2.1 聲音的狀態和美學/藝術要素 34
2.2 音高等級和音高關係 35
2.2.1 音高的傳統使用方法 35
2.2.2 錄音製作中音高的新觀念 37
2.3 動態水平和關係 39
2.3.1 動態的傳統使用方法 39
2.3.2 動態水平和關係的新觀念 40
2.4 節奏模式和有效速率 41
2.5 聲源與聲音品質 42
2.6 空間特性:立體聲和環繞聲 44
2.6.1 雙聲道立體聲 45
2.6.2 環繞聲 51
2.7 小結 54
練習 55
3 音樂信息和聽音者 56
3.1 音樂信息 56
3.2 音樂的形式與結構 58
3.3 音樂素材 60
3.4 藝術要素與音樂素材的關係 61
3.5 樂思的錶達與等同性 63
3.6 文字和歌詞 64
3.6.1 字麵含義 64
3.6.2 歌詞的結構與形式 65
3.6.3 文字和音樂的結閤 66
3.7 聽音者 67
3.7.1 知識 69
3.7.2 體驗 69
3.7.3 期望 71
3.7.4 分析推理 72
3.7.5 主動聆聽和被動聆聽 72
3.7.6 聆聽機能的狀況  73
3.7.7 目標聽眾 73
3.8 小結 74
練習 75
第2部分 理解混音:提高聆聽和聲音評價技巧
4 音頻工作者所需的聆聽和聲音評價技巧 79
4.1 為什麼音頻工作者需要對聲音進行評價 80
4.2 談論聲音 81
4.3 聆聽過程 83
4.3.1 鑒定性聆聽和分析性聆聽 83
4.3.2 聲音事件和聲音對象 84
4.3.3 角度和聚焦 85
4.3.4 多層麵的聆聽技巧 87
4.3.5 分心 87
4.4 個人聆聽和聲音評價能力的提高 88
4.4.1 提升記憶力 88
4.4.2 成功與提高 89
4.4.3 發現聲音 90
4.5 小結 91
練習 91
5 聲音評價體係 93
5.1 體係概覽 93
5.2 聲音評價的順序 96
5.3 繪製聲音成分的狀態和運動 99
5.3.1 時間綫 99
5.3.2 縱軸(y) 100
5.3.3 多層圖 101
5.3.4 繪製多個聲源 102
5.4 根據時間綫畫圖 104
在時間快照中標注聲音 105
5.5 小結 106
練習 106
6 評價音頻信號和音樂錄音中的音高信息 109
6.1 分析係統 110
6.2 實現音高感應 110
6.3 識彆音高 112
6.4 音高區間和頻段識彆 115
音高區間和音高密度 119
6.5 鏇律輪廓 121
6.5.1 依照時間綫繪製素材 121
6.5.2 聆聽和記錄 122
6.5.3 鏇律包絡圖 123
練習 124
7 評價音頻信號和音樂錄音中的響度信息 128
7.1 基準動態水平和結構層級 129
7.1.1 基準動態水平 129
7.1.2 演奏強度和動態標記 131
7.1.3 動態水平與範圍 132
7.1.4 確定基準動態水平 133
7.2 節目動態輪廓 135
7.3 音樂平衡 138
7.4 演奏強度與音樂平衡 139
練習 141
8 評價聲音品質 145
8.1 鑒定性聆聽背景下的聲音品質 146
8.2 分析性聆聽背景下的聲音品質 147
8.3 聲音品質和角度 148
8.4 評價聲音品質和音色特性 148
8.4.1 確定時間綫 149
8.4.2 確定聲音評價的4個組成部分 150
8.4.3 聲音品質評價的步驟 154
8.4.4 評價實例 156
8.5 小結 159
練習 160
9 評價重放聲音的空間要素 162
9.1 將空間理解成一種藝術要素 163
9.1.1 感知演奏環境 163
9.1.2 音場和聲成像 164
9.1.3 單個聲源的環境 165
9.1.4 錄音的縱深 167
9.1.5 方嚮定位 168
9.2 立體聲定位 169
9.3 縱深定位 172
9.3.1 理解縱深定位 173
9.3.2 對縱深定位的評價 176
9.4 環境特徵 179
9.4.1 評價環境特徵 180
9.4.2 環境特徵圖 184
9.5 空間內的空間 186
9.6 環繞聲 189
9.6.1 格式的考慮 189
9.6.2 評價環繞聲定位 191
練習 197
10 完整評價以及對觀察結論的理解 206
10.1 音高密度與音色平衡 207
10.1.1 音高密度 207
10.1.2 音色平衡 209
10.2 整體結構 211
10.3 單獨聲源與整體結構的關係 214
10.4 完整評價 220
10.4.1 需要評價的要素 221
10.4.2 觀察各要素的角色和相互作用 222
10.4.3 連續切換聆聽重點和角度 224
10.5 在評價和實際製作中使用評價圖 227
10.6 小結 228
練習 229
第3部分 混音的工藝:塑造音樂和聲音,控製錄音過程
13 初期階段:定義錄音項目的素材 254
14 對聲源的拾取、塑造及創作 287
15 最終的藝術處理和音樂製作流程綜述 314
CD內容及聲軌說明 332
詞匯錶 341
參考文獻 351
唱片目錄 35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不知道读者们是怎么看,但是我觉得非常到位。我概念性的东西了解不多,但是阅读起来不吃力,并且我从事英语工作,觉得可以。没看过原版,但我想这个翻译力度是可以的。

評分

我不知道读者们是怎么看,但是我觉得非常到位。我概念性的东西了解不多,但是阅读起来不吃力,并且我从事英语工作,觉得可以。没看过原版,但我想这个翻译力度是可以的。

評分

我不知道读者们是怎么看,但是我觉得非常到位。我概念性的东西了解不多,但是阅读起来不吃力,并且我从事英语工作,觉得可以。没看过原版,但我想这个翻译力度是可以的。

評分

我不知道读者们是怎么看,但是我觉得非常到位。我概念性的东西了解不多,但是阅读起来不吃力,并且我从事英语工作,觉得可以。没看过原版,但我想这个翻译力度是可以的。

評分

我不知道读者们是怎么看,但是我觉得非常到位。我概念性的东西了解不多,但是阅读起来不吃力,并且我从事英语工作,觉得可以。没看过原版,但我想这个翻译力度是可以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希望自己好好讀完並作筆記

评分

從“世界觀”角度講解瞭混音相關的概念,不錯的教材。重點在於“混音藝術”,下一步打算看側重“混音技術”的書

评分

從“世界觀”角度講解瞭混音相關的概念,不錯的教材。重點在於“混音藝術”,下一步打算看側重“混音技術”的書

评分

語言囉嗦,我看得真纍

评分

希望自己好好讀完並作筆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