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英文名Ray Huang,曾用笔名“李尉昂”发表小说。191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考上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1938 年,黄仁宇考入成都中央军校,1940年于十六期第一总队毕业;1940年,任陆军十四师排长和代理连长;1943年,黄仁宇,英文名Ray Huang,曾用笔名“李尉昂”发表小说。191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考上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后因抗战弃学;期间在长沙《抗战日报》担任记者与田汉和廖沫沙为同事。1938 年,黄仁宇考入成都中央军校,1940年,任陆军十四师排长和代理连长;1943年,担任中国驻印度远征军新一军上尉参谋,常为《大公报》报导战事;1946年,通过考试被报送美国堪萨斯州雷温乌兹要塞陆军参谋大学进修,毕业后曾任国防部参谋;1952年,从日本到美国密西根大学新闻系学习,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1957年,在密西根大学历史系获得硕士学位;1964年,在密西根大学历史系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南伊利诺大学助理教授。1967 年,经由余英时教授的推荐,进入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担任副教授;1971年,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升任正教授;1972至1973年,至英国剑桥协助李约瑟搜集整理研究有关《中国科学与文明》的材料。参与狄百瑞主持的明代学术研讨会;也曾参加由著名历史学者富路德所主持的《明代名人传》的编写工作。197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参与《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撰写明朝部分;1981年,《万历十五年》英文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美国名作家厄卜代克在《纽约客》杂志撰写书评推荐。该书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1982和1983年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1982年1985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简体版及中文繁体版分别由中华书局台湾食货出版社出版,简体版由廖沫沙题笺。从此黄仁宇在两岸一举成名,先后写作和出版了《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关系千万重》等著作。2000年1月8日,因心脏病于美国纽约去世,享年82岁。
《长沙白茉莉》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通过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之眼,看着一整代的人,一整座的城市,如何在困境危局中追求生存与尊严。作者试图通过种种努力,将角色放置在时代的背景下,通过角色的种种遭遇,表现拉扯着这个特定历史时空的种种力量,让读者感受大历史中小人物的踟蹰无奈,探究小人物背后大历史的波澜壮阔与鲜活生动,进而窥见历史的形貌,这与他一贯提倡的“大历史观”不谋而合。
历史总是被太多的戏说,而生命力最顽强的坊间巷尾八卦听起来实在太让人怀疑真实性。传奇故事总是几百年后被揭秘一个索然无味的谜底让人颓丧。那么,在那些曾经风起云涌的动荡年代,到底有没有可以相信的故事?小说家言总是引人入胜,真实历史却冷静无趣,两者对比正如《三国志...
评分这本小说从名字就开始吸引住我了。人的“被吸引点”不同,有人被蜡烛、皮鞭吸引,有人被发音吸引。长沙,白茉莉;结束于一声,结束于两个四声。就好像《洛丽塔》开头舌头与上颚的碰撞,你就知道那会发出一个迷人的故事。 作者用第一人称,似乎在急匆匆地说着这个故事。这没什...
评分大风扬沙的五一,随手翻完了这本书。对黄仁宇的印象仅止于《万历十五年》,明显看得出这是英文写就然后生硬翻译而来的书,头一章生硬到我放弃好几回。《长沙白茉莉》,若不是印着黄仁宇的名字,我真会认为是中文写的小说。文中还用了不少上海方言,好在读文字还可以看懂,不知...
评分原作和翻译文笔都很好,读感愉悦。比《三四郎》更跌宕离奇的学生哥时代剧
评分读完后挺失望的,没有缅北之战、黄河青山的畅快
评分“别搞错。我仍是共产党员。就算你用手枪抵着我的脑袋问我同一句话,我也还是这么说。”
评分史学家写小说,像上海滩的知识普及,有些零乱,有些无味。
评分史学家写小说,像上海滩的知识普及,有些零乱,有些无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