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完成了《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再上,亲笔力作《跌荡一百年》,此为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吴晓波:196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上海交通大学EMBA课程教授,“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出版著作有:《大败局》、《大败局2》、《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卷等。 其中《大败局》被评为 “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与“2007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及“2008年《新周刊》新锐榜之年度图书”奖。
最近刚读完吴晓波的《跌宕一百年》(下),从他探索历史事件的客观和真实中,了解到曾经在我这一代人出生前的那个年代,有着很多我们这代人所不知道的真实。当前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空前繁荣,弥蒙了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很少有人想到要去了解那段貌似被以往的历史年代,犹如在奔...
评分宋守山(小村) 中国不乏文人,所以无论社会如何更迭,我们总能从文人的哭哭啼啼以及对自身经历的重复和描写对朋辈的中伤中能多少“闲坐说玄宗”。所以,如果真有所谓文脉的话,我们似乎可以不夸张的说,千年跌宕,文脉犹存。 但中国的商脉或者说是商业精神却少有人谈起,中国...
评分 评分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为我们还原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段近代发展史,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拂去历史的尘埃,尽显那个时代的沧桑与沉沦。 用跌荡来形容从清政府到解放初期的这一百年,真可谓入木三分。清政府时期的内忧外患,抗战时期的动荡不堪,建国初期的满目疮痍,...
慢慢地看完了这本书,数据很多,信息很丰富,有太多不熟悉的东西,历史、经济、政治,也许,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回顾过去。掩卷之后,不能只有一声叹息。
评分比《激荡三十年》更好看
评分其实相对于书中列举的经济数据,我更愿意看吴晓波以春秋笔法勾勒历史,寥寥数笔,胜于千言。上半部国民党政府的贪腐盛况触目惊心,宋子文和孔祥熙的腾挪手腕翻天覆地。然后十年战祸,百废待兴。好不容易迎来了新中国,苏联援手,国家重新起步,万民期待。但1956年起,刚刚积累起成果的开始滑向更加沉重的政治动荡的深渊,这一持续就是20年。这真是跌荡的一百年啊,我无数次的想起唐德刚先生《新中国三十年》一书扉页上的题字-“谨以此书献给我苦难深重的祖国”,不可不谓苦难深重。我相信因为政治原因,真实的情况定比如今能呈现在纸面上的这些要严重百倍,在集体无意识的年代,保持清醒同时不畏发声的人才更应该被历史铭记,顾准就是这样的人。
评分冰河世纪
评分周扬读《跌荡一百年下》吴晓波,一如既往的企业史,抗战的挣扎,却被SB的国家机器所利用,就知道印钱和玩金融,孔祥熙太可恶了,发国难财,还能再美国平静地死去。近代企业史后半部就是国家蹂躏民间的游戏,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永远做不到,甚至意识不到。任何一条国家政策都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百姓在国家机器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这本书写的1949年后的企业史仿佛消失了,因为本来就没有,全是疯狂的阶级斗争,和国家机器的运作。被煽动的不可控的无知真让人难过。可读性还行,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