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莫瑞斯》创作于作家的全盛时期,可因为涉及同性爱,一直在作家身后的1971年才出版,成为这位小说大师最后公开出版的长篇小说。这部同性爱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早已进入文学经典的殿堂。
莫瑞斯和克莱夫在青葱年岁于剑桥相识相恋,可是三年的相知相守后克莱夫却选择了仕途,娶了位贵族小姐,将这段感情生生离弃。仍旧坚守的莫瑞斯几乎精神崩溃,濒于自杀,在绝望中终于遇到不顾一切爱上他的猎场看守阿列克,真正的爱情使两人艰难地突破了阶级差异和社会禁忌的双重禁锢,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也成为影史经典。
爱情的种子到底从何处产生?又是怎么样播撒进恋人的心田?收获的人又须以何种方式来收割才能获得幸福?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爱•摩•福斯特用小说来触及这些问题。读过他小说的人可能不多,但是看过从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的人可能就多了,比如《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
评分 评分创作是对自我的一种确认。这话用在爱•摩•福斯特的小说《莫瑞斯》上或许非常合适。作为一名同性恋者,福斯特已经厌倦了仅在男女相爱的范畴里写他的小说,他需要一个刺激,更确切地说是一次袒露,来认证他对于“先天性同性爱”这一概念的理解。 虽然福斯特在小说后记中竭...
评分翻译不十分出彩
评分“他留下一小堆月见草的花瓣儿,作为他曾在这儿呆过的唯一的痕迹。这堆花瓣犹如余烬似的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克莱夫终生不清楚莫瑞斯离去的准确时间。随着进入暮年,对于是否确实发生过此等事,他开始拿不准了。蓝屋发出微光,羊齿丛摇曳着。他的朋友在剑桥校园里朝他摇起手来。朋友沐浴在阳光下,散发出五月这个学期的花香与喧哗。” 克莱夫的转变有点太生硬了吧。
评分一开始觉得翻译过于整洁有些绕口,习惯之后越看越美。福斯特的语言精练而富有意象美,他写心里斗争,点到为止,影响反而更加深刻。我为阿列克半带威胁半带怒意的告白触动,为莫里斯的地狱悲伤,敬佩他的决绝,也为最后的克里夫难过。对克里夫而言,最遗憾的莫过于再也不见了。他与莫里斯,这些都发生过吗?还是他那无趣人生的幻想。
评分翻译不十分出彩
评分“他留下一小堆月见草的花瓣儿,作为他曾在这儿呆过的唯一的痕迹。这堆花瓣犹如余烬似的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克莱夫终生不清楚莫瑞斯离去的准确时间。随着进入暮年,对于是否确实发生过此等事,他开始拿不准了。蓝屋发出微光,羊齿丛摇曳着。他的朋友在剑桥校园里朝他摇起手来。朋友沐浴在阳光下,散发出五月这个学期的花香与喧哗。” 克莱夫的转变有点太生硬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