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思想世界

莊子的思想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楊國榮
出品人:
頁數:339
译者:
出版時間:2009-6
價格:3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61770214
叢書系列:楊國榮著作集
圖書標籤:
  • 莊子
  • 楊國榮
  • 中國哲學
  • 哲學
  • 古代中國思想與文化
  • 道傢
  •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 莊子
  • 思想
  • 哲學
  • 道傢
  • 智慧
  • 世界觀
  • 人生
  • 自由
  • 自然
  • 無為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莊子的思想世界》內容主要包括:自序,導論,第一章 天人之辯,一 物與人,二 本真之“在”,三 “天”的二重涵義,四 自然原則的雙嚮展開,五 天人之行本乎天等等。

著者簡介

楊國榮,1957年生於上海,浙江諸暨人。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國比較哲學雜誌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編委。先後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已齣版學術著作10餘部,其中10部同時齣版於海外;在《中國社會科學》、Philosophy:East and West等國內外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150餘篇,多種論著被譯為英、德、韓等文在國外齣版與發錶。

圖書目錄

自序導論第一章 天人之辯 一 物與人 二 本真之“在” 三 “天”的二重涵義 四 自然原則的雙嚮展開 五 天人之行本乎天第二章 道通為一 一 未始有封與分而齊之 二 以道觀之:存在的圖景與存在的視域 三 齊是非及其本體論意義第三章 道與存在之序 一 道不欲雜 二 天地之序的審美之維 三 自發與自然 四 “和”與精神世界第四章 真知:嚮道而思 一 體道與極物 二 真知與真人 三 坐忘與心齋 四 反觀內通:邏輯之外的進路第五章 名與言 一 名止於實 二 言意之辯 三 道與言第六章 濠梁之辯 一 問題的提齣 二 理解的形上之維 三 理解與溝通第七章 個體與自我 一 “德”與個體原理 二 不以物易己 三 守其一 四 無“己”與有“我” 五 人我之間第八章 時·曆史·境遇 一 變遷與“時勢” 二 時與命 三 與時俱化第九章 存在境域中的生與死 一 “生”的意義 二 齊生死 三 “死”的理想化及其內蘊第十章 逍遙之境 一 人性與天道 二 自由與自然 三 逍遙於天地之間附錄一 道與人——《老子》哲學中的若乾問題附錄二 麵嚮存在之思——《老子》哲學的內在意蘊附錄三 《逍遙遊》釋義後記新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一、引言 庄子哲学,一言以蔽之,可谓“逍遥”。故历来解庄者皆以“不谙世事,不染尘间”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宋代林希逸《庄子口义》言:“游者,心有天游也;逍遥,言优游自在也。此之所谓逍遥游者,即《诗》与《论语》所谓‘乐’也”。无可否认的是,“逍遥”在庄子哲学中的地...

評分

一、引言 庄子哲学,一言以蔽之,可谓“逍遥”。故历来解庄者皆以“不谙世事,不染尘间”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宋代林希逸《庄子口义》言:“游者,心有天游也;逍遥,言优游自在也。此之所谓逍遥游者,即《诗》与《论语》所谓‘乐’也”。无可否认的是,“逍遥”在庄子哲学中的地...

評分

一、引言 庄子哲学,一言以蔽之,可谓“逍遥”。故历来解庄者皆以“不谙世事,不染尘间”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宋代林希逸《庄子口义》言:“游者,心有天游也;逍遥,言优游自在也。此之所谓逍遥游者,即《诗》与《论语》所谓‘乐’也”。无可否认的是,“逍遥”在庄子哲学中的地...

評分

一、引言 庄子哲学,一言以蔽之,可谓“逍遥”。故历来解庄者皆以“不谙世事,不染尘间”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宋代林希逸《庄子口义》言:“游者,心有天游也;逍遥,言优游自在也。此之所谓逍遥游者,即《诗》与《论语》所谓‘乐’也”。无可否认的是,“逍遥”在庄子哲学中的地...

評分

一、引言 庄子哲学,一言以蔽之,可谓“逍遥”。故历来解庄者皆以“不谙世事,不染尘间”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宋代林希逸《庄子口义》言:“游者,心有天游也;逍遥,言优游自在也。此之所谓逍遥游者,即《诗》与《论语》所谓‘乐’也”。无可否认的是,“逍遥”在庄子哲学中的地...

用戶評價

评分

以海德格爾解中哲,對於人與自然的二重性問題,存在境域中的討論是楊國榮的慣常寫法,相當精深的解讀角度,包括其後來附錄的老子解讀。

评分

以海德格爾解中哲,對於人與自然的二重性問題,存在境域中的討論是楊國榮的慣常寫法,相當精深的解讀角度,包括其後來附錄的老子解讀。

评分

以海德格爾解中哲,對於人與自然的二重性問題,存在境域中的討論是楊國榮的慣常寫法,相當精深的解讀角度,包括其後來附錄的老子解讀。

评分

楊老師的風格。紮實,嚴密。莊子汪洋恣肆,想要對其做一整體的解讀,需要功力和時間。244頁“曾子”誤作“孔子”。= =

评分

楊老師的風格。紮實,嚴密。莊子汪洋恣肆,想要對其做一整體的解讀,需要功力和時間。244頁“曾子”誤作“孔子”。=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