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红与黑(英文版)》主人公于连是出身于外省的青年,有些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中做家庭教师,勾搭上主人年轻的妻子,后来在巴黎又勾搭上一位贵族小姐。市长妻子出于嫉妒,写信揭发于连的丑行,于连一怒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死刑。这原本是报纸上的一则真实案件,司汤达通过这一情杀题材从外省写到巴黎,从底层写到高层,通过教会、政党以及各阶层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再现了查理十世统治下法国的政治斗争、社会矛盾、人情风物。
司汤达在这部作品中显示出卓越的天才,尤其是在性格刻画及对人物喜悦、痛苦、忏悔种种复杂心理的表现方面,的确绘声绘色,扣人心弦,被评论家称作“现代小说之父”。
本科时包PC外国文学鉴赏课上的作业。旧文新帖。 错位的爱情 错杂的追求 错误的时代 ——于连人物浅析 假如于连生活在今天,他会做什么呢?让我们假设一番。长相清秀而又懂得拉丁文的他或许会是一名年轻...
评分在翻开《红与黑》之前,我满心以为,会看到一个脚踏两只船、靠女人上位的渣男,是如何翻船受死的大快人心的故事。 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会在结尾的时候,为他流泪,心痛得辗转难眠。 这不能怪我误解他。近两百年来,有无数读者跟我有相同的误解。因此,我打算梳理一下《红与黑...
评分红与黑,两种色调相反、反差极强烈的色彩的并列,在1830年成为了司汤达一部小说的名字。自小说问世以来,书名一直是众多文学评论中必然提及的一笔,也不断地引领着读者反复玩味,乐此不疲,引发无尽的猜测和遐想。以两种色彩的对立作为小说标题似乎是司汤达的独特偏好,其另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