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中晚唐、五代、十國、北宋前期作為一個唐宋變革期,在這樣的時空之內觀察樞密院的發展變化,探討唐宋之際中樞體製的演進。
作者李全德為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師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作者是小南帝姬的學生,文筆流暢,考證精準,破瞭不少陳說,有祝總斌先生的風範,強烈推薦!
评分從這本書其實可以發現,我們在討論唐末五代時期的很多事情時往往是一個從宋人的“唐史觀”、“五代觀”中不斷剝離齣來的過程。該書的好處就在於討論樞密使的起源時著重於職能而非名號,討論五代時期樞密使的職能時能剖析反例。但在宋初這一段,很大程度上是襲用鄧小南老師的觀點,創見並不多。
评分可以說是走齣五代宋人觀念的研究,作者對史料的處理堪稱模範,從紛繁的史料中還原被層纍的樞密使/院變遷的曆史。對製度發展與形勢變化、君主個人意誌之間關係以及製度本身發展的可能性之間的論述是非常精彩,確實是“活的製度史”。當然,宋代部分創見不多,不過並不是本書的重點,不影響全局。作者的主要觀點是:①樞密使在唐代的職掌是掌機要文書,在皇帝與宰相之間傳宣,是適應中書門下體製而産生的;②五代時期,樞密院發展成為最高軍政機構,關鍵在於後唐,後唐建立之初樞密院就開始掌握軍務,齣現二府體製;③二府關係的調整主要是從宰樞閤一到二府分職,到真宗時期基本定型;④唐五代樞密使製度變化的動因主要是形勢的變化,齣於追求效率。
评分五代精彩之處最多,崇政院,中門使等處詳細精彩且乾淨利落,北大製度史的路子真精彩
评分31)寫論文時當工具書翻的,隻看瞭唐代部分。整體感覺還行,沒有特彆亮眼的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