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言

天一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抱一,本名程纪贤,祖籍江西南昌,1929年8月30日出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获奖学金赴巴黎留学,1973年入法国籍。1971年起,先后任教于巴黎第七大学及东方语言文化学院。1982年后三度回大陆讲学及探亲。2002年6月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从此成为与伏尔泰、拉马丁、雨果、巴斯德、瓦雷里等并列的不朽人。

主要著作有诗集《树与石》(1989)、《四季一生》(1993)、《万有之东——程抱一诗歌总集》(2005)等,论著和译著《中国诗语言》(1977)、《气——神》(1989),《水云之间——中国诗再创》(1990)、《虚与实——中国绘画语言》(1979)、《梦的空间——千年中国水墨画》(1980)、《朱耷:笔墨天才》(1986)、《石涛:生命世界的滋味》(1998)、《美总是独特的》(2004)、《美的五次沉思》(2006)等。

小说除《天一言》(1998)外,还著有《此情可待》(2002),2009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中文简体字版。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程抱一
出品人:
页数:318
译者:杨年熙
出版时间:2009-6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7001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程抱一 
  • 小说 
  • 法国 
  • 法国文学 
  • 海外华人 
  • 当代文学 
  • 中国 
  • 天一言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获奖作品,法兰西学院院士、华裔作家程抱一最经典之作!

《天一言》是著名华裔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先生的小说代表作,1998年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小说发生在1930至1980年间,在二十世纪社会巨变和东西文化交错的大背景中,透过主角“天一”在中国追寻人生目的、爱情、自我欲望的实现,以及在欧洲接触到艺术和音乐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交融,缩影在一个脆弱而敏感的人身上。同时因时局的流变、爱情与友谊的牵扯纠缠,使天一选择回到那片苦难的大地,展现了天一这个脆弱而执著的人物,在残酷、荒谬的生命绝境中不断探索人性的至美和尊严,最终超越绝域极限而转化为精神追求,以激越的方式跨过大痛大悲、刻骨铭心一生的心路历程,呈现了一颗曾那样饥渴地向往的真正活过的灵魂,也可说是近代中国历史所结晶的至情至性的一则传奇。

《天一言》同时也可看成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是定居法国半个多世纪的程抱一先生对遥远的祖国、遥远的故国文化深情的呼唤和刻骨铭心的依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clezio在那本诉讼笔记里写道:我的小说的唯一价值就是在于阅读者的脑中引起某种反映,哪怕是瞬息即逝。 从这个角度说,小说就是要提供一种阅读体悟,作者和读者交流的不是他的文字,而是文字后面对于稍纵即逝的情感的把握。这种情感按照普鲁斯特的说法就是记忆的语言,...  

评分

评分

仅靠语言的力量      书名:《天一言》   作者:[法]程抱一   译者:杨年熙   版本: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在书店里买到刚刚上架的《天一言》。我的心里是有阅读期待的:作者程抱一2002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是所谓的“不朽者”;译者杨年...  

评分

喜欢程老的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很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事情,同时也欣赏三位主人公之间的情谊,希望有机会看法文原著。

评分

这是一本为法国人而写的中国小说。读其中文版,稍显违和感的文字比比皆是,倘若把中文置换成法文,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意境便如水墨画那般应运而生。动感,美感,韵感,犹如春日雨后所散发出的泥土芬芳。与其说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不如说它是一件把法语音境与中国传统文化形而...  

用户评价

评分

13年最后一天把剩下的一半看完,再买一本,以后都随身携带。http://www.xiami.com/song/1772265993?spm=0.0.0.0.hWRGxh&go=table 边看边听,心悸,噗,整个人都不好了。

评分

读的想死,中国人在国外为什么老是要当“中洋镜”

评分

食尽烟火,躺卧云间。

评分

2015年的第一本书。虽然是第一人称小说,但实质上当成回忆录看更恰当,与《漏船载酒忆当年》很像。但轻叙事重抒情,读的时候有细线上边吊秤砣的坠感,并不畅快。读到最后,发现不同性格的人物在那个时代必然还是得有同样的命运,当这是把人物将付给时代,而不是将时代交付给人物。整个是一大框,许许多多的抒情都是尝试突围而不得的方法,憋闷得要死。写那个时代就是困难,你最后写出救赎,就怕轻视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但要是没救赎,光写苦难,就不自由,不闪光。

评分

它能出版,哪怕在今天的中国,也是不小的奇迹。对中国的苦难和尊严的讲述构成了这本书的主干,其中近一半篇幅都是写北大荒的残酷劳改和文革的荒谬。然而这现实主义的一切,又成为某种精神生活的发生背景:在人类的苦难之中,爱和美仍然生发,我们以生作证,以笔为录,寻获永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