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小路,我在这里
我上班下班,我跑来跑去,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想写诗,我不怕被人扁,但怕人笑,所以请原谅我的怯懦
我想去远方,可远方太远
我想伏地生活,但心有不安
我在迷雾中穿行
我不知道我会成为什么人,但我知道我不能成为什么人
我只是要拒绝庸常
后来,我明白了年轻时缘何有那么多的时间,像是空虚的情绪,永无尽头
后来,我知道了生活的真相,我不会再去嘲笑一个二十岁的莫名痛哭的少年
路内:1973年生,现居上海。最好的七〇后小说家之一,曾获《智族GQ》年度人物之2012年度作家,近年唯一于《收获》《人民文学》连发五部长篇小说的七〇后作家。著有“追随”三部曲(《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天使坠落在哪里》),以及《云中人》《花街往事》。本书是其“追随”三部曲之一。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读起来很顺,吊儿郎当瞎说八道,十分的不严肃,让人难免想起石康韩寒老二位来。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迷茫怀念感伤的书,第一人称,但我一直没有代入感,我一直是在听一个新奇有趣的故事,工厂里的一切于我都是陌生的。我想象不出,还有一大群人是这样的生活过...
评分问:在封腰上,关于这本书,这样阐述的:“从现在开始,放下《麦田守望者》,合上《挪威的森林》,读路内的《少年巴比伦》。”你个人怎么看待这个评价? 答:应该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写文案的时候为了对仗就简化了。这条文案我自己写的(我的本职工作是广告人),当初与出...
评分(XI兄,我十一出去玩了,今天上班才看到你的信,实在抱歉。) 我要替上海的编辑XI兄感到庆幸,他在对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给我寄来了《少年巴比伦》。由一个在工厂摸爬滚打十多年的人来说说这部小说,再合适不过了。九十年代初,我的同学中,最好的一个,经过复读考上了某师...
评分《少年巴比伦》和印象中的“青春文学”相去甚远,我早已经习惯把这样四个字与那些寂寞、空洞的不安分联系起来。年少作者的笔下,华丽的句段信手拈来,语言的繁华使沉默如金,那些落拓颓废的美丽忧伤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里生了根。 路内书写的青春却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他像个...
评分这部叫做《少年巴比伦》的长篇小说,刊载在著名的《收获》杂志07年的第6期上。以我的经验,登在《收获》杂志上的小说,其水准都是有保障的,只不过,有些不好看,读起来艰涩,而有些则很好看,读起来爽得厉害,这部小说属于后者。我们很多人都会有偏见,认为纯文学小说读起来不...
没有白蓝的路小路怎么看怎么觉得心酸,就像那个时期的戴城一样空虚。不管是在笑着、走着、跑着、打着、骂着……他都像一个被掏空的背包,干瘪的让人心疼。喜欢这样没有节制的写作方式,情绪饱满到让人觉得压抑的程度,看完要大哭十分钟才能得以发泄吧,而我选择的是立刻拿起第二部。
评分又一对王二和陈清扬的黄金时代,可我看王小波的时候没哭,看这本到后三分之一处开始泪崩。路内,你太牛逼。
评分2007年,彼时在文坛尚还寂寂无闻的路内于《收获》发表《少年巴比伦》,这不仅是其处女座,亦是其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严肃书写“追随三部曲”的首发序曲。而今七年已逝,短短时间内,路内不仅悉数完成了三部曲的创作,亦穿插写出了《云中人》,《花街往事》等高水准作品,而纵观其创作史,其中最能反映路内写作观甚至是人生观的,还要属“三部曲”。戴城之于路内,一如约克纳帕塔法之于福克纳;可路内小说的构建又不止于虚构,他的一大特色,亦是其阐发主题与母题的一大手法,便是虚构与真实的结合,而其真实,则源于早年自身的经历,因此他笔下的工厂生活与小镇忆往才可如此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此乃其天赋之一;另一天赋则是其魔术师般的叙事能力,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也体现在语气和人物的设置中,这也是日后“路小路们”安身立命,建功立业之关键。
评分完整版的点睛之笔:白蓝森然地说:“你见过什么大场面,你那点场面算个屁,见过坦克和机枪吗?我可都见过。”
评分“你赢了,是因为他已经27岁了,而你才20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