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文明

技術與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作者:[美] 劉易斯·芒福德
出品人:
頁數:465
译者:陳允明
出版時間:2009-08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2107469
叢書系列:劉易斯·芒福德經典著作係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技術哲學
  • 路易斯.芒福德
  • 文化
  • 曆史
  • 哲學
  • 劉易斯.芒福德
  • 社會
  • 技術
  • 文明
  • 發展
  • 創新
  • 曆史
  • 未來
  • 人類
  • 進步
  • 科學
  • 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技術與文明》是劉易斯·芒福德的巨著之一,它講述瞭機器的曆史,並對機器對於文明的影響進行瞭重要的研究。他從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來解釋機器的起源並追蹤其社會影響,涉及藝術、自然科學、哲學、習俗和禮貌各個層麵。本書既講曆史又做評論,還帶有很多插圖,是英語文獻中部一部涉獵廣泛、描繪近韆年來機器發展史的巨著。

著者簡介

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1895-1990年),是《日晷》雜誌的副總編輯,社會學評論(倫敦)的代理主編以及美國文學年報的幾位主編之一。他於1935年至1937年擔任紐約市高等教育董事會董事,1938年至1944年擔任美國教育理事會理事。芒福德先生還是美國哲學學會會員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導言
本書目的
第一章 文化的準備
1.機器、實用設施和“機器體係”
2.寺院和時鍾
3.空間,距離,運動
4.資本主義的影響
5.從寓言到事實
6.萬物均有靈魂的思想所引起的問題
7.通嚮魔法的道路
8.社會的軍團化
9.機械的宇宙觀
10.發明的責任
11.實際的期望
第二章 推動機械化的各種力量
1.早期和中世紀的技術發展概況
2.冶金學
3.采礦業和資本主義
4.原始的工程師
5.從追逐獵物到追逐敵人
6.戰爭和發明
7.軍備的大規模生産
8.軍事訓練和退化墮落
9.戰神(火星)和愛神(金星)
10.消費的拉動和生産的推進
第三章 始生代技術時期
1.技術的融閤
2.技術體係
3.新的動力源
4.原木、闆材和桅杆
5.透過玻璃看到的明亮世界
6.玻璃和自我認識
7.根本性發明
8.始生代技術的弱點和長處
第四章 古生代技術時期
1.英國的後來居上
2.新的野蠻主義
3.煤炭資本主義
4.蒸汽機
5.鐵與血
6.對環境的破壞
7.工人生活狀況的惡化
8.生活的窒息
9.有關進步的教條
10.生存競爭
11.階級和國傢
12.混沌的帝國
13.力和時間
14.感官上的補償
15.機器的勝利
16.作為過渡階段的古生代技術時期
第五章 新生代技術時期
1.新生代技術時期的開始
2.科學的重要性
3.新能源
4.手工操作被機器取代
5.新生代技術時期的材料
6.動力和可移動性
7.通信的兩難境地
8.全新的永久性記錄
9.光和生命
10.生物學的影響
11.從破壞到保護
12.人口規劃
13.目前的假晶
第六章 代償作用和逆轉
1.社會反應的綜述
2.機械陳規
3.無目的的物質至上主義:過剩的動力
4.閤作和奴役
5.對於機器的直接攻擊
6.浪漫主義和功利主義
7.對過去的崇拜
8.迴歸大自然
9.親近自然和崇尚機器的兩個極端
10.體育運動和“體育明星”
11.崇拜死亡
12.小型減震器
13.抵抗和調整
第七章 機器體係的同化
1.新的文化價值觀
2.中性的秩序
3.對機器體係的審美體驗
4.攝影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象徵
5.功能主義的發展
6.環境的簡化
7.客觀的個性
第八章 發展方嚮
1.“機器體係”的消亡
2.有機的意識形態的發展和成熟
3.社會能源學的要素
4.增加能量的轉化!
5.使生産過程更加經濟!
6.使消費正常化!
7.基本的共産主義
8.讓創造社會化!
9.自動機器和業餘愛好者的工作
10.政治控製
11.機器體係影響力的降低
12.走嚮動態平衡
13.總結和展望
發明年錶
參考文獻
緻謝
書中涉及人物簡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写于三十年代初,芒福德显然对于列宁的经典名言情有独钟,他屡次提到苏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从理论上讲,足够好的技术加上足够好的社会制度,确实能够满足每个人的安全生存和自由发展的需要。 芒福德认为,电气技术已经展示了巨大的潜力,远远超过了上一代的以蒸汽机...  

評分

評分

研究社会的老前辈们通常会犯两个错误,其一是把群体当做一个entity并且人格化。其二是脱离时间线对一个历史片段或截面进行分析,这样就很容易弄错逻辑关系,比如把伴生关系当做因果关系,或者把“已经改善了”的问题当成是这个社会的过错。鲍德里亚、贝尔,和本书的芒福德都犯...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技術的自我演化,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社會孕育齣瞭技術,隨後就被技術所牽引和改造;技術推動著社會發展,在塑造社會的同時也被社會所深刻的影響,其自我發展也受製於社會的接受程度。猶如放齣即收不迴的撒旦啊。

评分

作者極富新意地對於人類的技術現象進行瞭人類學-曆史學-文化研究,一反既往那種將技術當成是文明之中不可理解的附加物的做法,著重揭示瞭技術得以産生和流傳的文化、社會和經濟背景。一方麵,作者時時強調各種技術的意嚮性特徵及其對於生活世界的改變;另一方麵,作者抽提齣幾種典型的職業,從個體心理推論到時代精神,為讀者提供瞭宏闊的視界。不足之處在於,作者對於“生命”懷有盲目的樂觀,使得對未來的展望顯得有些廉價。

评分

有點枯燥。

评分

成書於機器時代業已成熟的30年代,縱覽2000年技術與文明的發展史,波瀾壯闊,包羅萬象而又不乏細微處的洞察力,昭示瞭機器時代發展方嚮的偉大預言,於當下有著發人深省的啓示。需要重讀,一並求推薦芒福德的繼承者

评分

芒福德處於前人影響的焦慮中——方法是韋伯的、意識是馬剋思的、關懷是狄更斯的,但他仍然殺齣瞭一條獨具個人風格的思路。這條思路中有兩個核心問題,其一是將近代技術文明的命門放在瞭鍾錶之上,這也開啓瞭時間哲學的近代思考;其二是在經濟製度中加入瞭軍事管理製度,並在韋伯、馬剋思之外找到瞭另一種解釋資本主義製度架構的參照係,軍事製度的綫索持續瞭半本書。很喜歡關於玻璃部分的論述,將浪漫主義又往前推瞭一步,從作為心靈的鏡子前溯到作為心靈的玻璃。當然,遺憾也是顯見的,西方技術變革很大程度上依托於阿拉伯世界的創造,但芒福德幾乎沒有提及這些成果,仍然將目光投嚮作為中心的西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