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丛林之书》的7篇及《丛林之书续篇》的8篇,是国内最完整的之一
吉卜林的代表作《丛林之书》屡次重版,近期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新版包含了1894年出版的《丛林之书》和1895年的《丛林之书二集》,并收录狼孩毛格利的结局——写于1893年的《在丛林里》,张新颖的翻译流畅好读,是一个比较好的版本。 《在丛林里》最早完成,讲述毛格利重返人类社会...
评分对我来说是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才能读得下去的书,把动物写成像人类一样思考行动,就像假装成大肥肉的蔬菜一样,我不是特别喜欢。因为故事里动物不免会被脸谱化,人就是不自觉会把世界分门别类,好的动物阵营和坏的动物阵营这种是我比较反感的。如果真的要看动物,我更愿意去看真...
评分2019-Reading:006 补标。是童话。却比安徒生多了一分现实、比《龙猫》和《夏洛的网》里的E.B.怀特多了一分复杂,而又远比安吉拉·卡特少了无数分残酷,更没有乔治·奥威尔在《动物农场》里的政治野心、或者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那等匠气——总之,它确不满足于只写给孩子看、又与...
评分作者:拉迪亚德·吉卜林,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致辞:“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 这是一个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故事。 我们的主人公,尚在襁褓中的莫格里被老虎谢尔汗叼到了森林里,差点命丧虎口。一...
评分打开丛林这部书(代译序) 张新颖 一九〇七年,鲁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去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人看到他时,感到非常惊讶——或者也可以说,有点失望。他们看到的是一位瘦小的英国人,留着小胡子,戴着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友善的眼睛。 瑞典人本...
刚开始阅读时,特别不习惯,不是熟知的讲故事的语气。书过半本后,终于适应了,每个故事都不算复杂,叙述者都是动物本身,从动物眼里看动物,从动物眼里看人类,书中印象最深的是那个驭象杖,一路走来都是鲜血。
评分这货不是小说,是寓言啊
评分这货不是小说,是寓言啊
评分这货不是小说,是寓言啊
评分刚开始阅读时,特别不习惯,不是熟知的讲故事的语气。书过半本后,终于适应了,每个故事都不算复杂,叙述者都是动物本身,从动物眼里看动物,从动物眼里看人类,书中印象最深的是那个驭象杖,一路走来都是鲜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