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國際關係(1919-1939)》為我們講述瞭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瞭四年零三個多月——從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嚮塞爾維亞宣戰,到1918年11月11日協約國接受瞭德國的要求而簽訂停戰協定。停戰之後,協約國需要五年多的時間去完成全麵的和平安排。1919年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同德國簽訂瞭凡爾賽條約(6月28日),同奧地利簽訂瞭聖日耳曼條約(9月10日),同保加利亞簽訂瞭納伊條約(11月27日),1920年同匈牙利簽訂瞭特裏亞農條約(6月2日)。但是直到1923年7月23日,纔在洛桑與土耳其簽訂瞭最後的和平條約;隨著該條約於1924年8月6日生效,和平最終得以在全世界正式重建。與此同時,1921-1922年鼕天,與太平洋有利害關係的各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並締結瞭一係列條約,旨在將維持遠東的現狀建立在堅固的基礎之上。或許可以說,所有這些條約,以及由它們派生齣來的許多較小的條約和協定,構成瞭戰後的和平安排。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年代裏,幾乎每一件國際性的重大的政治事件,都是這些安排的直接或間接的産物;因此,我們的研究就有必要從4簡潔概述這一和平安排的最重要的內容開始。
说起Carr的第一名作,几乎是有着不容置疑的定论的:《危机20年》(The Twenty Years' Crisis)。但相比那部名作,这本书还是有很多更值得一读的价值的。首先,那部准确推断了二战爆发和二战形势的著作固然令人对其精准的预测感到折服,但这部在战后依据真实情势检讨过往20...
評分同样是一场毁灭性的战争,1815年后的世界为什么和1919年后的世界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杰维斯认为协调在1815、1919和1945都有可能发生,那么为什么后面两次失败了?不讨论二战的情景,我们尝试对比一下1815和1919的世界: 不负责任地认为,从卡尔的著作里得出了一点见解目前可...
評分同样是一场毁灭性的战争,1815年后的世界为什么和1919年后的世界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杰维斯认为协调在1815、1919和1945都有可能发生,那么为什么后面两次失败了?不讨论二战的情景,我们尝试对比一下1815和1919的世界: 不负责任地认为,从卡尔的著作里得出了一点见解目前可...
評分1941年,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交响曲诞生了,伴着额外加出的10名铜管乐手,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在一种如同“魑魅魍魉跳天魔舞”的气氛之中,组织着城中仅有的几名乐手和非专业乐手,像百年之前的1812年一样,奏着乐曲,飞机带着用微缩胶片拍摄的乐谱,躲避着密集的...
評分看完这本书,让人感到历史强大的宿命感!从制定德国的赔款条约的那一刻起,历史就裹挟着所有的国家一同走向了二战。 整本书充满了各国在一战后维持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稚嫩的国际关系理念的冲突。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和国际关系理念的进步,得益于两次大战之间的...
國際關係的框架,還是不錯的
评分商務印書館的譯文一直都質量奇高。
评分即便是國內此方麵的專傢,此書翻譯也有幾處不知所雲。譯事之艱啊
评分國際關係的框架,還是不錯的
评分即便是國內此方麵的專傢,此書翻譯也有幾處不知所雲。譯事之艱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