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费丽莫
现为乔治华盛顿大学外交与政治学助理教授。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悉尼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组织和国际伦理。
袁正清
1982年入华中师范大学学习,1986年在山西大学读研究生,1989-1999年在湖北大学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发表论文十余篇。
国际社会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当属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有着复杂的定义,并非我们所认知的表层含义。要想了解在国际社会中是如何定义社会利益的及国际社会组织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本书是最好的选择。它是方法论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典范,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这不是一本新书。英文版1996年出版,中文版也即将出第二个版本了。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曾出,据说当时匆忙未仔细编辑校译,所以整套书被骂得很著名。新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将出(东方编译所译丛) 英文原版给四星,而且是给第一章到第四章的,一颗星扣在...
评分关于国际机制/组织/规范的作用通常存在两种范式:规范性范式;建构性范式。 一、规范性范式 规范性范式(regulative effect)强调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限制性作用,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均属于该范式。两新在这个问题上的区别大概在于,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机制更多是霸权的“...
评分 评分 评分这不是一本新书。英文版1996年出版,中文版也即将出第二个版本了。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曾出,据说当时匆忙未仔细编辑校译,所以整套书被骂得很著名。新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将出(东方编译所译丛) 英文原版给四星,而且是给第一章到第四章的,一颗星扣在...
翻译的实在糟糕。
评分过去的理论(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认为偏好的来源于国内,是国内政治、客观条件和物质状况推导出的结构; 作者提出质疑——偏好来源于国家之外——从行为体互动角度阐述 -结构现实主义并非将结果作为本体加以研究,而是将其视作因果变量; 作者认为结构不仅仅是物质权力结构,更具有意义和价值结构,国家利益是通过社会互动建构的——国际社会的核心是规则、制度和价值,改变了行为体的利益——国家利益不是一个自变量,而是一个因变量。 国家利益是根据国家上公认的规范和理解定义的。 本书的目的在于表明:国家利益的再定义常常不是由外部威胁和国内集团要求的结果,而是由国际社会共享的规范和价值塑造的,规范和价值构造国际政治生活并赋予其意义。 偏好可能不是国家固有的,不局限与物质状况;相反,偏好具有伸展性。
评分翻译的实在糟糕。
评分方法论教辅材料,案例研究样板,虽然号称实证,但还是相当粗浅和叙事性。另外,排版太渣!
评分对建构主义纲领进行实证研究的经典著作,要知道,对这么一个很难实证东西进行了严谨的实证研究,很强很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